书籍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 戏剧美学的研究和内容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戏剧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美的规律为基础,对戏剧创作、戏剧鉴赏进行规律性研究,并与整个美学系统一样,受到严格的哲学系统的约束。它有着高于普通戏剧理论的理论等级,更加注重对戏剧本质规律的探讨。
《中国戏剧美学的多维阐释》一书从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思想背景、思维方式,以及中西方戏剧美学的比较视野等维度入手,分析了汤显祖、王骥德、金圣叹、李渔、王国维等人的戏剧美学思想及发展脉络,以及戏剧美学思想的变迁,并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阐扬中国戏剧美学的深厚内蕴,为观照和审视中国戏剧美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
浙江绍兴鲁迅故里水上戏台
引言
文 | 姚文放
戏剧美学研究的对象有两端,一是戏剧艺术现象所显示的审美意识,一是人们在阐释、议论、批评戏剧艺术时以文字形式所表述的美学思想。这两者有密切联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有时甚至还颇相矛盾。本书所说的戏剧美学研究主要是指戏剧美学思想的研究,同时以戏剧艺术现象所呈现的审美意识为背景。以往这方面的研究尚无定称,或称“曲学”,或称“曲论”,或称“戏剧批评”,或称“戏剧学”,或称“戏剧理论”,等等。而称谓的不一正是观念和方法的差异的表征,总的说来还缺少一种以审美理想为中心,联系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来把握问题的更深入的戏剧美学研究。再者,以往这方面的研究多为历史的纵向研究,也不乏专题研究,但是在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走势、思想底蕴、思维方式以及比较视野等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充实和加强。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拟从四个方面来对中国戏剧美学进行研究,它们构成以下四篇的基本内容。
《临川四梦・还魂记版画》明汤显祖撰
明末吴郡书业堂翻刊六十种曲本
第一篇“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改变了那种对于中国戏剧美学史单纯依照自然时间顺序来铺排的写法,而主要依照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理想,选择几个最重要的逻辑环节,将全部中国戏剧美学史宏观的逻辑走向勾勒出来: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近代戏剧美学的开拓(王国维)。该篇的叙述有以下几条原则:确定每一时期戏剧美学的审美理想,揭示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并把有关的戏剧美学问题凝聚于这一审美理想;把一些重要的戏剧理论问题的发展、演变和总结放进中国戏剧美学逻辑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去考察,避免枝节的分析所存在的局限性,从而获得一种鸟瞰式的清晰和透辟,例如戏剧文辞与声律之间的矛盾,在元代初露端倪,在明代“汤、沈之争”中趋于激化,在吕天成、王骥德等人的“双美”说中得到调和,最后在李渔的“结构”论中才实现总结,这一总的走向只有放到中国戏剧美学的整个逻辑发展过程之中才能看得更清楚。另外,在诸逻辑环节的前后对比之中对于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辨析和界定,例如王骥德《曲律》与李渔《闲情偶寄》对于古典戏剧美学的总结工作之比较,金圣叹与王国维的悲剧理论之比较,等等。双方的特质往往在比较之中得到更加确切的彰显。
第二篇“中国戏剧美学的思想背景”,探讨中国戏剧美学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支柱的儒、道、易、佛、理诸家思想的内在联系。该篇做到以下几点:力图说明一种戏剧美学内涵的形成并不仅仅受到一家一派思想的影响,而往往与各家各派都有关系,而理论则要反映出精神现象的这种复杂性,例如获得普遍认同的“尚真”的戏剧本质论,便不仅直接取源于道家思想,还与王阳明的“良知”说有关,而且与儒家“诗可以怨”的思想也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它由各家各派思想以互补的形式共同熔铸而成的;不仅如此,同一种思想学说也有可能在戏剧美学中引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成为相互对立的两派意见共同的思想之源,例如肯定与否定“大团圆”结局的两种对立意见,推究其根源,都是从佛家学说中摭取的理论根据。不过具体地说,情况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大团圆”结局的肯定意见主要是从佛家“转世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中取法,而对于“大团圆”结局的否定意见则主要立足于佛家的“色空”思想、“人生如梦”思想,其实这两种意见的龃龉最终还是反映了佛家思想本身的内在矛盾。
《笠翁十种曲》书影 清李渔撰
清康熙年间刻本
第三篇“中国戏剧美学的思维方式”,考察中国戏剧美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如规范思维、整体思维、具象思维、圆形思维等,它们构成了中国戏剧美学较之表面的文化征象更加深厚的文化内蕴,对于理解具体的戏剧美学问题更具一般性意义。思维方式属于精神现象中最深刻、最抽象因而最难把握的层面,但是一定思维方式的形成又终究有其原因,考察其社会、历史、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种种原因也应是理论研究的任务所在。例如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普遍遵循“效前律”,即因循和仿效前人的论述成为制订戏剧法式的惯例。一是中国戏剧美学建立法则往往从前人的成说中寻找起点;二是吸收前人所用术语成为中国戏剧美学创造概念、范畴体系的重要途径;三是中国戏剧美学制订法式在体例上也往往效法前人;四是有些戏剧美学论著以征引、辑录、汇编前人文字为务。这种“效前律”的形成,既是封闭式的小生产方式和东方式的宗法社会的产物,同时也与儒家、《周易》简单类归的思想方法有关。
第四篇“中西方戏剧美学的比较视野”所持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的宗旨。在理论研究中,对于很多问题,如果仅仅拘囿于孤立自足的理解往往赶不上旁牵他涉的比较看得更清楚、解决得更彻底。从中国看西方,从西方看中国,无疑是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中国戏剧美学研究来说,也不例外。该篇的论述又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以问题比较为主而不以人的比较为主,比较所涉及的人一般代表中西方在一定戏剧美学问题上的重要意见,因此人名(特别是西方)并不严格按照其在历史上出现的前后顺序而排列,然而所胪列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戏剧美学的大关节目,如戏剧本质论、戏剧艺术真实论、戏剧结构论、戏剧功用论、戏剧舞台性研究、戏剧表演论、戏剧批评、戏剧史研究等,其中有些问题尽管前文已有所论述,但一经比较,便别有一番诠解;二是中西方戏剧美学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仔细辨析却又迥异其趣,这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现象颇耐人寻味。该篇一方面要寻求中西方戏剧美学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界定二者各自的文化特质,而其着力之处,则在于通过比较进一步阐扬中国戏剧美学的深厚内蕴。
《闲情偶记・词曲部》书影 清李渔撰 清刻本
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研究历史最终要为现实服务,从以往的戏剧美学中总结经验最终是为构建现代新型的戏剧美学奠定基础,中国戏剧美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此,魅力也在于此。举其荦荦大者,中国戏剧美学有这样几个方面仍然具有健旺的现代生命力,可以整合到现代戏剧美学中来。首先,中国戏剧美学注重戏剧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将戏剧结构视为生气灌注、血脉周流的有机整体,主张提炼戏剧结构应充分考虑到它如同生命体一样的有机性,为其凝定统摄全局的内在灵魂。其次,中国戏剧美学强调戏剧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发挥积极的社会功用,尽管它有时过于夸大戏剧的作用,也常常不能摆脱忠孝节义、劝善惩恶之类说教气息,但是这些恰恰对于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起到了遏止和救正的作用。再次,中国戏剧美学十分重视戏剧的舞台性,确认“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常常根据舞台表演规律、观众心理和剧场效应来规定戏剧创作,从而重场上曲轻案头曲、贵曲家语贱词家语、褒本色家贬文辞家,历来成为一种传统。又次,中国戏剧美学的表演理论并无西方表演体系中所谓“表现派”与“体验派”的尖锐对峙,而是在总体上趋于综合这两派意见,要求戏剧表演达到表现与体验、理智与情感、用“头脑”与用“心肠”、“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和谐统一。最后,中国戏剧美学自一开始就凝定了一种平民主义精神,提出戏剧“宜俗宜真”的原则,把市民趣味视为提炼戏剧体裁格式的法脉准绳,要求戏剧做到奴童妇女皆喻、田红女可感,从而将通俗性、大众性和普及性作为戏剧创作和表演所应达到的较高目标。凡此种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失其现实意义,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戏剧美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大力发扬。
书籍信息
中国戏剧美学的多维阐释
姚文放 著
2023年6月出版/定价159.00元
ISBN 978-7-5228-1838-2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中国戏剧美学的思想背景、中国戏剧美学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戏剧美学的比较视野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戏剧美学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多视点的阐释。本书为观照和审视中国戏剧美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运用了一套富于新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诸多新颖的学术观点,提炼了一个系统性的概念范畴体系,从而显示了深入而又宏阔的创新意识。
作者简介
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原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现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发表论著800余万字,出版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审美文化学导论》《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等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篇 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
第一章 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
第一节 戏剧美学的自觉和平民主义倾向的凝定
第二节 戏剧艺术家评论
第三节 戏剧表演理论
第四节 戏剧创作理论
第五节 曲律音韵研究和戏剧史研究
第二章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第一节 经济、政治、思想、文艺的崭新背景
第二节 “情”的浪漫主义内涵
第三节 标举天才、想象、灵感、情感
第四节 与吴江派的争论
第五节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的戏剧美学思想
第三章 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的戏剧美学思想
第一节 戏剧美学逆转的迹象
第二节 对戏剧美学规律的总体把握
第三节 对“本色”论的综括集成
第四节 对“汤、沈之争”的持中评价
第五节 素朴、直观的辩证思维
第四章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
第一节 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与儒、道、佛、理
第二节 创作论、作品论、欣赏论
第三节 悲剧观的近代因素
第五章 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
第一节 李渔总结古典戏剧美学的主客观条件
第二节 论戏剧创作
第三节 论戏剧结构
第四节 论戏剧的导演和表演
第六章 近代戏剧美学的开拓――王国维的戏剧美学思想
第一节 戏剧史理论
第二节 元杂剧研究
第三节 近代悲剧观的确立
第二篇 中国戏剧美学的思想背景
第七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儒家思想
第一节 “言非小道,实有可观”――戏剧的重大社会功用
第二节 “孰谓传奇不可以怨乎?”――戏剧的抒情倾向
第三节 “狂狷”与“双美”――中庸之道的方法论原则
第八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
第一节 “填词皆尚真色”――戏剧的美学本质
第二节 “要之传奇皆是寓言”――戏剧的艺术真实性
第三节 “动吾天机,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戏剧创作的不自觉性和无目的性
第九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第一节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戏剧的发生、发展
第二节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戏剧的形象性
第三节 “乾坤,其《易》之门邪”――戏剧的情感本质
第十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佛教思想
第一节 “因缘生法”“现身说法”――戏剧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不即不离”“是相非相”――戏剧主题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色即是空”“人生如梦”――悲剧意识的强化
第十一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
第一节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中国戏剧美学的反理学倾向
第二节 “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第三节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童心”说的过渡作用
第四节 “填词须用本色语,方是作家”――“本色”论内涵的凝定
第三篇 中国戏剧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二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
第一节 中国戏剧美学提炼规范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 规范思维与类型化
第三节 规范思维与效前律
第十三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整体思维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与戏剧的艺术形式
第二节 “造物赋形”与戏剧的总体构成
第三节 整体思维与戏剧美学范畴
第十四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
第一节 诗化的哲理
第二节 具象呈示的概念、范畴
第三节 经验性的理论形态
第四节 艺术化的叙述方法
第十五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圆形思维
第一节 “不工―工―不工”
第二节 “天籁―人籁―天籁”
第三节 “无书―有书―无书”
第四节 中国戏剧美学圆形思维的一般特点
第四篇 中西方戏剧美学的比较视野
第十六章 李贽与莱辛的戏剧本质论之比较
第一节 哲学基础的相似性
第二节 以自然为美
第三节 市民趣味
第四节 否定古典主义美学
第五节 社会、文化、思想、艺术的差异性
第十七章 潘之恒与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论之比较
第一节 情理双融与以理制情
第二节 营构“佳境”与塑造“理想范本”
第三节 自由洒脱的“仙度”与戴着镣铐的“奴隶”
第四节 “观众―演员”中心论与“角色―演员”中心论
第十八章 王骥德与狄德罗的戏剧艺术真实论之比较
第一节 “以虚用实”与“逼真性”
第二节 “传唐人用宋事”与“奇异性”效果
第三节 神思与想象
第四节 绘画美学的背景及其差异
第十九章 徐复祚与卡斯特尔维屈罗的戏剧功用论之比较
第一节 “主风情、弃风教”与“舍教取乐”
第二节 供田红女欣赏与为市民大众服务
第三节 对“大团圆”定势的反拨与对“卡塔西斯”的新解
第四节 “本色当行语”与戏剧语言三原则
第五节 现实需要和思想渊源之别
第二十章 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之比较
第一节 戏剧情节:创造意境与塑造性格
第二节 艺术真实:价值论与认识论
第三节 艺术天才:“汤、沈之争”与英、法之别
第四节 戏剧功用:伦理主义传统与启蒙主义宗旨
第二十一章 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
第一节 “优人搬弄之三昧”与“舞台性”
第二节 “设身处地”与对舞台、剧场的“最高理解力”
第三节 重观众心理学与重创作心理学
第四节 平民主义色彩
第二十二章 李渔与黑格尔的戏剧结构论之比较
第一节 “主脑”与“理念”
第二节 “造物之赋形”与“三整一律”
第三节 “减头绪”“密针线”与“广度”“进展方式”
第四节 戏剧各阶段的划分
第二十三章 王国维与雨果的戏剧史研究之比较
第一节 戏剧史与戏剧构成: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第二节 戏剧史与其他艺术样式:自律研究与他律研究
第三节 戏剧史与时代生活:个案研究与总体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向上滑动浏览 )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马云馨
原标题:《新书速递 | 《中国戏剧美学的多维阐释》》
阅读原文
教育孩子最大的困境 教育失败的父母却把责任推给孩子
教育孩子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教育孩子最大的困惑怎么写,教育孩子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教育孩子正确方法原创 洞见
作者:洞见・Seven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
前几天,朋友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他邻居一个男孩今年参加高考,结果没考好,出分当天整个小区都听到他父母在楼下怒吼:
“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你就考成这样?你对得起我们吗?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男孩无言以对,随后传来一阵阵抽泣声。
听说这对夫妻开了一家棋牌社,每天几乎都泡在店里,也不怎么管孩子,但是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却特别高。
每次考试只要没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对着男孩,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当天晚上,这个男孩就离家出走了。
他的父母又是在群里发信息寻人、又是报警,终于在第二天把孩子找了回来。
听完忍不住一阵唏嘘。
有这样一种父母,他们自己得过且过,也没对孩子倾注多少心血,却拼命要求孩子这样那样。
一旦没有达到要求就批评、打骂,怪孩子不用心。
01
最失败的一种父母,是自己摆烂,却拼命卷孩子。
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5岁的小男孩哭着吐槽自己的爸爸:
“天天你就知道让我学习,可全家就你不学习,还在那里玩手机。
你自己有学过吗?加减乘法口诀表你都不会,你还让我读这么难的。
就你会在家里那么早睡觉,还晚起,你还老玩你手机上的游戏,你的手机没收,不许再玩了。”
看似好笑,却暴露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一幕。
多少父母,自己成天沉浸在牌桌上、不务正业,却要求孩子放学后立马做作业;
自己在家翘个二郎腿拿着手机逛淘宝、刷视频,却要求孩子不准玩手机、玩游戏;
自己不求上进,失去了学习新事物的热忱,却要求孩子学这学那,上各种补习班。
……
明明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一定要完成,这样的教育是最苍白无力的。
记得有次去朋友家,刚好碰见她训斥三年级的儿子:
“你今天都看了多久的电视了,还不去写作业?”
她儿子不服气地反怼:“爸爸都躺那玩了一下午斗地主了,你怎么不说他?”
说完,他儿子不情不愿地拿出了作业本,看上去是在学习,可眼睛总往电视那边瞟。
朋友看见了,忍不住怒吼:
“有你这么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的吗?太不像话了!”
男孩也恼了:“你不也经常一边在家加班,一边玩手机吗?你们大人总是这样,自己都做不到,还总要求我!”
说完,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己的房间,摔上了门。
有一种父母,特别喜欢在生活中“双标”,明明自己都做不到,却拼命管孩子。
要求孩子自律、要求孩子学习专注认真、要求孩子次次取得好成绩……
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沿着父母的足迹走向远方的。
为人父母,最忌讳的就是,用喋喋不休的说教逼迫孩子,却用松松垮垮的懈怠放纵自己。
02
孩子身上的问题,大都是父母问题的投射。
《正面管教》的作者,曾分享过一段经历:
她发现孩子最近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玩魔方几分钟就把魔方丢了;看书也是,没看几页就丢在一旁。
她觉得有点奇怪,就询问孩子。
孩子说:“我和你学的呀!”
她愣住了,这才回想起来,她最近在写稿卡文时,总是会不耐烦地把稿纸揉成一团,丢到垃圾桶里,然后转头就去做其他事。
万万没想到,她无形中养成的坏习惯竟然影响到了孩子。
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身上有各种毛病,懒散、磨蹭、做事不认真、不爱学习……
却忽视了,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父母问题的外在投射。
喜剧演员刘D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谈起自己当老师时的经历。
他有个学生,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不认真,总喜欢把头埋到课桌下面瞎捣鼓。
于是他就想着,趁开家长会的时候跟他的家长好好谈谈。
结果,家长会那天,刘D刚一进教室,一眼就认出了谁是那个学生的家长。
因为那位家长在课桌下玩手机的动作,和他的儿子一模一样。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家长。
“天天在家打麻将的父母,是很难教会孩子读书的。
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不够进步,然后把责任说成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其实这种抱怨里面相当大的比例藏着推卸责任的部分。”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很多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的问题。
父母的语言、行动、思想,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慢慢改变他的命运。
孩子最终能走多远,看的就是父母的修行。
自身都不自律,意志力都不够坚定的父母,很难养出优秀的孩子。
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举止的注意,这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家长把自己管好了,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03
孩子的优秀,背后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今年高考过后,很多高分学霸都上了热搜,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来自长沙,在同一年级、同一班级读书,一起参加高考。
这次两人竟然齐齐考出了688的高分,而且都想在未来致力于工程机械建设。
面对这样两个“天才学霸”,不少父母脸上都写满羡慕:
“为什么优秀的孩子,总是别人家的……”
可是,他们只看到了优秀的孩子,却没看到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父母。
当被问到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两个孩子,双胞胎的父亲总结了6个字:
兴趣、习惯、陪伴。
兄弟俩刚开始读小学时,父母就开始注重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
尽管夫妻两人平时工作繁忙,但总会尽可能花更多时间陪在孩子身边。
一个努力自律的孩子,绝对不是从天而降的,他的背后一定凝结着父母的心血和付出。
想起第一个在哈佛毕业典礼演讲的中国人何江。
他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小乡村,家境贫困,父母白天都外出劳作。
但父亲无论白天多苦多累,晚上睡前一定要给孩子讲故事,十几年如一日。
很多父母都喜欢在晚上打牌喝酒消遣,他的父母却在家支起一张小桌,陪他读书。
何江的父母虽然不懂多少大道理,但他们认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通过书籍拓宽孩子眼界,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希望和梦想的种子。
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路不断成长、开枝散叶的过程,父母就是孩子的根,帮着他们吸取更多的养分,枝叶才会更加茂盛。
没有谁天生就是学霸,也没有谁天生就是配角,孩子的差距,其实就是父母的差距。
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不如先成为让别人羡慕的父母。
想要孩子优秀,父母就千万不能图省力。
你投入多少时间与精力,孩子就会回馈你多少惊喜。
04
优秀的父母从不卷孩子,而是努力卷自己。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位爸爸每天都会带着4个孩子一起练字。
大女儿写道德经,二女儿写千字文,小女儿写三字经,最小的儿子练控笔。
每天练完字,爸爸还会继续陪孩子阅读,无论睡得多晚,第二天都会坚持陪女儿晨读。
正因为爸爸的身体力行,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们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好的父母从来不刻意卷孩子,而是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就像这对在医院一起打点滴的母子。
作为教师的妈妈在认真批改试卷,哪怕生病了,也不忘坚持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妈妈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儿子也深受感染,绝不懈怠,正在一旁认真完成作业。
想到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美的成语,叫“芝兰玉树”。
讲的是东晋名相*家的后代子孙,个个才华横溢,就像芝兰玉树生长于阶庭中一样,一代接一代,永不衰绝。
东晋的达官贵人都无比羡慕谢家,有人忍不住了问*:
“也没见你教导子女啊,他们一个个怎么就成了芝兰玉树?”
*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我常自教儿。”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榜样。
家庭就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事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想要培养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表率。
因为家庭是根,孩子是枝叶、枝干和果实。
只有根深了,根壮了,根系发达了,孩子这枚果实,才会更饱满。
当你勤奋、好学、自律、上进,你身边就汇聚了一个正能量的磁场,孩子也会吸收你的气息和能量,成为一个优秀出众的人。
05
教育家井深大说:
“父母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
成就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绝不是强迫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是父母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成长、反思、学习,为孩子积累源源不断的能量。
原标题:《教育最大的失败,是一群摆烂的父母,在拼命卷孩子》
阅读原文
..淘宝互帮群二维码,淘宝互帮群二维码,淘宝互助有多少次,大家在2023年天猫618 理想生活狂欢季互助群微信免费加入2023年活动有哪些里互相交流、分享资讯和玩游戏,非常热闹。加入我们,一起享受这个群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