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看牙医检查结果 大熊猫体检和打疫苗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这两天,上海野生动物园大熊猫“七七”疑似患肠梗阻,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引发网友关注。
近日,有网友发布图片称发现一名叫“熊猫”的男性患者要做CT检查,网传图中一只大熊猫正躺在病床上,几位工作人员和医生正在辅助其进行CT检查。疑似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称,大熊猫“七七”前往该医院接受CT平扫检查。
据当事人描述:
最开始自己以为是某个病人的名字比较特殊,觉得很有意思,没想到是真的国宝熊猫。因为自己所在的三甲医院平时大部分患者都是人,很少见到动物,尤其是国宝来拍片子,病因是肠梗阻,希望它能快点好起来。
记者3月1日从上海野生动物园获悉确有此事,“七七”近日有肠梗阻的症状表现,2月27日19时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安排下,七七至仁济医院南院做CT检查影像,诊断考虑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合并肺炎。
记者从仁济医院处获悉,目前七七已回到动物园,正在积极救治,中仁济医院已派出三名医护人员去往动物园协助手术,大家都衷心希望七七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动物园的大家庭中。
上海第二家开市客就要来了!试运营期间限流2万人,会员也要提前预约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最近,路过康新公路的市民发现,筹备已久的开市客浦东店在建筑外墙上挂出了“2023年3月10日试运营”的大幅提示。作为上海地区的第二家门店,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三家门店,浦东店将有哪些惊喜?1日下午,记者走进新店,提前探营。
开市客浦东店位于康新公路秀浦路,距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仅约7公里,从地铁11号线康新公路站1号口出站,立刻就能看到醒目的建筑。相比位于闵行区的上海首店,这家店的购物面积更大,达15000平方米,并为消费者提供近1000个停车位。
图:记者 陈梦泽/摄(下同)
寻宝式的线下购物体验,是开市客的魅力之一。在浦东门店试运营之际,将为会员限量供应宝马i3和iX3新能源汽车,以及索尼100寸的电视机。不过由于门店尚未开业,其定价是否具有竞争力,目前尚不得知。
意大利帕马森干酪、法国马卡龙、大西洋鲑鱼排、澳洲牛小排,还有开市客自有品牌科克兰的坚果系列、哥伦比亚咖啡豆等等,这些都是开市客热门的会员商品。门店内已设置多个试吃点,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体验。而记者在探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和其他会员店不同的选品。
随着露营经济的兴起,搭个帐篷过周末成为很多人的休闲之选,一般家庭选购的帐篷大多可容纳3、4人,而开市客在售的十人户外帐篷,展开后的占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超大的商品还不止于此,除了大家熟知的2米多高巨型毛绒熊、大包装的卫生纸等等,还有包含滑梯、木屋在内的儿童乐园,可坐数人的充气小船等等。
此外,记者还在浦东店里发现了珠宝区,在这里,市民可以买到钻石、黄金、珍珠、红蓝宝石等珠宝饰品。1.7克拉的18K白金钻石项链,3.13克拉的艳彩黄钻耳环,3.32克拉的红宝石钻戒等饰品都在玻璃柜中展销,而刻着福字的黄金戒指显然是专为本地消费者而引入的。
值得注意的是,为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浦东店试运营期间将每日限流2万人。会员可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提前预约,错峰前往。目前,已有8万多人在浦东店办理了会员卡,超过闵行店的同期会员数。
2019年,开市客在上海闵行区开出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店,随后在苏州开出第二家门店,即将开业的浦东店是第三家店。开市客亚洲区总裁张嗣汉表示,包括上海浦东店在内,今年开市客将在中国大陆市场连开四家门店,而这样的开店速度是“不可思议”的。
“2023年,开市客会接连在上海、宁波、杭州和深圳各开一家门店,明年我们会去到南京。”他表示,对于开市客来说,如此快速的开店速度很难想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疫情让开市客的拓店步伐放缓,现在要追回进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总部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意在持续深耕。
张嗣汉透露,开市客闵行店开业四年以来,其业绩排在亚洲前五、全球前十,更在中国农历新年的前两周拿下全球第一。“闵行店的业绩让总部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所以我们才会连续开店。2025年,开市客中国总部也将落户在闵行区,就在首家门店的边上。”
关于中国消费者关心的线上购物模式,他也表示“正在规划中”。“请大家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先把今年的四家门店开出来。开市客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线上购物渠道,在中国市场也一定会有。”
上海男子称在外卖中吃出胶带卷,店方:监控看不清,但会负责
3月1日,上海市民刘先生向极目新闻反映,他在外卖中吃出一卷透明胶带,希望门店调取监控查看情况。该门店一名负责人回应此事称,监控中看不清具体情况,但既然顾客吃出了异物,门店一定会负责。
浦东机场海关在入境旅检渠道查获象牙制品18件
近日,上海海关所属浦东机场海关查获一名旅客违规携带18件象牙制品,包括1件牙雕菩萨像雕塑、1件玛瑙色手镯、2件黑色手镯、11件木色手镯、3件白色手镯,共计1千克。海关提醒:象牙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明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除持有允许进出口的证明书并按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外,任何贸易方式或者携带、寄递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进出境的行为均属违法,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女性主义视角包括哪些方面 女性主义视角包括女性意识吗
女性主义视角理论有哪些,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主义观照下的他者世界,女性主义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学理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时间玫瑰花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对于一本介绍现代社会学理论的书来说,有益的开篇是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述多种理论:
● 现代世界是一个理性系统的铁笼,无处可逃。
● 资本主义倾向于播下使其毁灭的种子。
● 相比于以前的社会,现代世界缺乏道德凝聚力。
● 城市孕育了一种特定类型的人格。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倾向于上演形形色色的戏剧表演。
● 社会世界由交换关系中的互惠原则所界定。
● 人类创造了最终将奴役他们自身的社会世界。
● 人类总是保有改变对其构成限制的社会世界的能力。
●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结构及职能构成的整合系统。
● 社会是一辆总是伴随着失控风险的大碾车。
● 尽管看上去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解放的过程,但实际上它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压迫性。
● 世界进入了一个越来越为非真实、虚假以及对现实的模拟所定义的全新的后现代时代。
● 不无悖谬的是,全球化所联结的是一个“虚无”(nothing)无处不在的世界。
● 非人的物体越来越被视作社会世界中的关键行动者。
-导言-
梳理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S. Turner,1998),但是因为我只打算用两章篇幅(第一章、第二章)来陈述这个问题,所以在此提供的只是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历史框架(Giddens,1995)。我的想法是向读者提供一条脉络,便于他们将本书之后要讨论的那些理论家及其理论置于更大的背景中来理解。读者在学习下面的一些章节时将会发现,回到本书最初的两章综述,将一些理论讨论置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之中,是一种不无裨益的做法。(不时地回顾一下图1.1 和图2.1 特别有好处,它们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了本书所覆盖的社会学理论史。)
本书主体部分所介绍的理论可应用于广泛的范围,关注了十分重要的社会议题,并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上述标准构成了我们对社会学理论的定义。(见后注1)我们重点关注社会学家重要的理论著作,以及由其他领域的个别学者提出、被界定为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的著作。为了保持简洁性,本书只选择介绍那些经受过(或承诺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社会学中的“大思想”―即应对重要社会问题以及覆盖范围颇广的思想体系。
我们无法考察社会学理论兴起的精确时间,人类在历史上很早就开始思考并且建立有关社会生活的理论。我们不打算回溯古希腊、古罗马或中世纪时期,甚至不会回溯17世纪的历史,尽管奥尔森(Olson,1993)认为社会学传统的起源可以回溯到17 世纪中叶詹姆斯・哈林顿(James Harrington)就经济与政体之关系的研究。这不是因为早期的学者没有提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思想,而是因为梳理起来极其耗时且所获不大。它可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而所获与现代理论相关的观点却极少。在任何场合里,这些早期的思想家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社会学家,现在也没有人这么认为。直到19 世纪,我们才会辨认出可以被明确定义为社会学家的思想家。这些人就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古典社会学家(Camic,1997;有关什么是古典理论之标准的讨论,参见Connell,1997;R. Collins,1997),本书将从讨论形塑了这些学者的思想的主要社会及学术力量开始。
(注1:上述三个标准构成了我对社会学理论的定义。这个定义跟一般的所谓“科学”的定义(Jasso, 2001)有着鲜明的对比,与本书类似的理论教科书通常采用的是所谓“科学”的定义。一个科学的理论定义将会指出理论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命题,这些命题能够使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阐释和预测获得系统化整理,并且促进新的研究假设的产生(Faia, 1986)。尽管这样一个定义有着种种的好处,但它并不符合本书所讨论的大部分理论体系的情况。换句话说,若采用所谓科学的理论定义,大部分古典(及当代)理论都差一个或多个条件,但尽管如此,大多数社会学家却仍然承认它们的理论地位。)
-社会力量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一切知识领域都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学尤其如此。社会学不仅源于社会环境,而且把社会环境视为基本的研究对象。我们在此将简要地介绍一下自19 世纪到20 世纪初期一些对于社会学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社会条件。
政治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引发了一连串的欧洲政治革命,影响持续了整个19 世纪,这成为社会学理论兴起的最直接的刺激因素。这些革命对多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积极的变化。尽管如此,吸引众多早期理论家关注的却并非这些积极的后果,而是这些变化负面影响。这些理论家为革命之后产生的社会失序和混乱(尤其是法国的状况)而深感困扰。他们均为一种重建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所召唤。当时,一些比较激进的思想家甚至写道,希望回归中世纪那种和平而相对有序的日子,另一些更饱经世故的思想家则认识到社会变革已然发生,回到过去不复可能。所以,后者转而探讨另一个问题:18 世纪与19 世纪的革命已经颠覆了旧的社会,人们要如何为一个新的社会找到它的基础?于是,对重建社会秩序的兴趣成为古典社会学理论家(尤其是孔德和涂尔干)的重大关注之一。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对于社会学理论缘起的影响,工业革命至少与政治革命同等重要。在19 世纪和20 世纪初期,工业革命横扫西方多个国家。这场革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西方世界在经历一个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社会之转变过程时在这一转变巅峰出现的、相互关联的种种发展。不计其数的人离开农场和农业生产,来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的工厂,从事工业生产。工厂本身也被持续的技术变革改变。工业和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需求催生了大型经济组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理想模式是自由市场,工业产品在其中可以自由交换。在这个体系中,一方面是大多数人长时间工作却薪资低廉,另一方面是极少数人获得巨额利润。对这一工业体系乃至对资本主义的抵制,随即引发了工人运动以及各种旨在推翻资本主义体系的激进社会运动。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以及抵制这二者的反应导致了西方社会的大变动,这些变动对社会学家们影响至深。在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四位社会学大师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埃米尔・涂尔干和格奥尔格・齐美尔,以及一些地位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学者都沉浸于这些大变动以及它们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问题之中。这些学者穷其一生都在研究这些问题,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他们都努力建立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计划。
社会主义的兴起
旨在解决工业体系和资本主义之不知节制的一系列变革都可以归入“社会主义”这一标题( Beilharz, 2005g)。虽然有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工业社会问题的良方,但大多数社会学家却从个人以及学术的角度反对这种观点。卡尔・马克思积极地提倡推翻资本主义体系,以社会主义取而代之。他自己虽然未能建立起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却做了大量的工作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诸方面。此外,他还投身于各式各样的政治活动,希望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
不过,马克思在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早期并不典型。大多数社会学发展初期的理论家,如韦伯和涂尔干,都反对社会主义,至少是反对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虽然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问题,但是相比于马克思进行社会革命的激进主张,后者更倾向于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社会改革。这一类学者害怕社会主义甚于害怕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对于社会学理论界的影响大大超过了马克思倡导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正如我们在本书中将看到的,许多时候,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可说是与马克思主义或一般社会主义理论对话的结果。
女性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主义的视角一直是存在的。在任何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地方―历史上女性在世界各地似乎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女性似乎早已认识到这种处境并且通过某种形式表示了抗议(Lerner,1993)。女性主义的先驱最早可以追溯到17 世纪30 年代,但此类运动及相应著作的高潮出现于现代西方史上解放运动盛行的那些时期。女性主义第一轮高潮出现在18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之间,围绕美国及法国革命展开;第二轮高潮出现在19 世纪50 年代,这次争论的主题更集中,组织化程度更高,是反对奴隶制以及为中产阶级争取权利之政治动员的一部分;第三轮高潮出现在20 世纪初期,尤其是美国的进步时代,是为女性争取投票权以及推动工业与城市改革立法而展开的大众动员。
上述这些运动都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学内部或相关领域的大量女性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女性学者包括哈丽雅特・马蒂诺(Harriet Martineau)、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简・亚当斯(Jane Addams)、弗洛伦斯・凯利(Florence Kelley)、安娜・朱丽娅・库珀(Anna Julia Cooper)、艾达・韦尔斯―巴尼特(Ida Wells-Barnett)、玛丽安娜・ 韦伯(Marianne Weber)以及比阿特丽丝・波特・韦布(Beatrice Potter Webb)。值得关注的是,她们的创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边缘化。由于男性将社会学这一学科组织为某种专业的权力基地,女性学者的著作在社会学的公开记录中沦为附属,不受重视乃至不被写入。女权主义者的关怀只能渗入社会学的边缘,出现在被边缘化的男性理论家或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女性理论家的著作中。居于社会学中心地位的男性学者―从斯宾塞到韦伯、涂尔干―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女性主义论争基本上持保守态度,将性别问题视作他们认同并公开倡导的“社会学”中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寻常待之即可,不必大惊小怪。即使当女性学者在创作一个意义重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时,他们的反应依然如此。社会学专业领域中的性别政治史,作为男性回应女性主义诉求的历史的一部分,只有在当下才开始被书写(参见Deegan,1988;Fitzpatrick,1990;L. Gordon,1994;Lengermann and Niebrugge-Brantley,1998;Rosenberg,1982)。
城市化
从19 世纪到20 世纪,大量农民背井离乡,迁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这场大规模的移民主要是因为城市地区的工业体系产生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但是,大规模移民的社会现象向不得不适应城市生活的人们提出了许多难题。进而,城市扩张制造出无穷无尽的社会问题,包括过度拥挤、污染、噪声和交通问题。城市生活的本质和城市问题吸引了许多早期社会学家的目光,其中尤以马克斯・韦伯和齐美尔为最。事实上,美国社会学界首个重要学派“芝加哥学派”被冠以该名称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学派对于芝加哥这座城市的关注,以及将芝加哥视作研究城市化及其问题之试验室的研究兴趣。
宗教变革
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对宗教的虔信。许多早期社会学家具有宗教背景,在宗教领域表现活跃,在某些情况下本身就是神职人员(Hinkle and Hinkle,1954)。他们将宗教生活的目标引入社会学。他们希望改善人们的生活(【【微信】】,1985)。对于某些社会学家(如孔德)来说,社会学被转化为一种宗教;而另一些社会学家的社会学理论则被打上了明显的宗教印记。涂尔干写过一本有关宗教的重要论著。道德在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乃至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研究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韦伯的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探讨世界各地的宗教。马克思也对研究宗教狂热有兴趣,不过他的取向更趋向于批判性质。
科学发展
在社会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学院、大学乃至整个社会对科学越来越重视。科技产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赢得了崇高的声誉。那些投身于成果最为显著的科学领域(如物理、生物和化学)的学者在社会上被赋予崇高的地位。社会学家(尤其是孔德、涂尔干、斯宾塞、米德和舒茨)从一开始就为科学所吸引,许多人希望可以模仿物理学和生物科学来塑造社会学。可是,一场争论很快就在两个派别之间爆发,其中一派衷心接受科学范式,而另一派(如韦伯)认为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使得在这一领域全面采取科学范式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不够明智(Lepenies,1988)。有关社会学与科学二者关系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只要随便扫几眼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刊物(至少是美国社会学界的重要刊物),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偏好把社会学视为科学的人占据了上风。
-智识力量与社会学理论的兴起-
社会因素固然重要,但本章首要关注的是在形塑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的智识力量。当然,在现实世界,智识因素不能独立于社会力量而产生作用。例如,在下面有关启蒙运动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这场运动与前文讨论的各种社会变革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且许多时候为这些社会变革提供了智识的基础。
我们将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来讨论智识力量如何形塑了社会理论的发展,这样更便于读者的理解(Levine,1995;【【微信】】,2001)。这里先从启蒙运动及其对法国社会学的影响说起。
启蒙运动
许多评述者认为,若从社会学日后的演化来看,启蒙运动构成了发展中的关键一步(Hawthorn,1976;Hughes,Martin,and Sharrock,1995;Nisbet,1967;Zeitlin,1996)。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学术进展(见注2)。许多经久不衰的思想和信念(许多都关乎社会生活)在这场运动中或被推翻或被替代。启蒙运动中最杰出的思想家是法国哲学家查尔斯・孟德斯鸠(1689―1755)和让・雅克・卢梭(1712―1778)( B. C. J. Singer,2005a,2005b)。然而,启蒙运动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与其说是直接和积极的,倒不如说是间接和消极的。正如欧文・蔡特林(Ir【【微信】】)所说:“早期社会学的发展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动(reaction)。”(1996:10)
总的来说,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受到两股学术潮流的影响―17 世纪的哲学与科学。
17世纪的哲学以笛卡尔、霍布斯和洛克等思想家的成就为代表,他们侧重于提出宏大、普遍而且极为抽象的思想体系,以弘扬理性。启蒙运动晚期的思想家并不否定思想体系应该是具有普遍性以及表现理性的,但是他们确实更加努力地从现实世界中获得其理论思想并将它们交由现实世界来检验。换句话说,他们希望将经验研究和理性结合起来(Seidman,1983:36―37)。这种类型的典范即科学,特别是牛顿物理学。在此,我们看到了将科学方法用于社会问题研究的开端。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不仅希望其理论思想至少要部分地来自现实世界,还希望它们对于社会世界是有益的,尤其是在针对社会世界的批判分析这一方面。
从整体上说,启蒙运动的特征就在于一种信仰的兴起,即人们能够通过理性和经验研究理解和控制世界。这一观点认为,既然物理世界是由自然规律支配的,那么社会世界很可能也是一样。哲学家的责任就在于运用理性和研究来发现这些社会规律。一旦他们理解了社会世界如何运作,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就获得了一个实践性的目标―创造一个“更好”及更加理性的世界。
对理性的强调使得启蒙运动中的哲学家们倾向于不再相信传统权威。在审视传统的价值观和制度时,这些思想家经常会发现它们的非理性,也就是说,它们与人类本质相悖并且压制人类的成长和发展。以实践和变革为导向的启蒙运动哲学家的使命是清除这些非理性的思想体系。托克维尔和马克思即为受到启蒙运动最直接与最积极影响的理论家,尽管后者是在德国形成他早期理论思想的。
(注2:这一节主要参考了蔡特林(1996)的研究。尽管由于主题的相关性,我们在此引用了蔡特林的分析,但他的分析不乏局限:(1)存在更好的、针对启蒙运动的分析;(2)社会学理论发展还涉及许多其他影响因素;(3)蔡特林在有些地方倾向于高估其示例(如有关马克思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就本章的目的来说,蔡特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起点。)
保守派对于启蒙运动的回应
从表面上看,我们或许会认为法国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一如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启蒙运动积极且直接的影响。法国社会学变得理性、有实证倾向和科学化,以促进变革为目标,但在此之前它也受到一系列应启蒙运动冲击而生的思潮的影响。在史蒂文・塞德曼(Ste【【微信】】)看来,“对抗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代表着对启蒙运动自由主义的彻底反转。我们能够在启蒙运动批判家身上感知到一种反现代主义的强烈情感,而非现代主义理论假设”(1983:51)。读者之后将会看到,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尤其是法国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启蒙运动思想和反启蒙运动思想颇为别扭的混合物。
法国天主教的反革命哲学(French Catholic counterre【【微信】】y)是对抗启蒙运动思想的最极端形式,以路易・德博纳尔德(Louis de Bonald,1754―1840)和约瑟夫・德迈斯特(Joseph de Maistre,1753―1821)的思想为代表(Bradley,2005a,2005b;Reedy,1994)。这些学者不仅反对启蒙运动,而且反对法国大革命,在他们看来,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即为以启蒙运动为特征的某种思想之产物。例如,博纳尔德就为革命带来的变化而深感困扰,渴望回归中世纪的平静与和谐。根据这些学者的观点,上帝是社会的源头,因此,理性―对启蒙运动思想家们而言如此重要―被认为不如传统宗教信仰重要。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鉴于社会为上帝所创造,所以人们不应该干预和试图改变这一神圣的造物。由此引申开来,博纳尔德还反对所有可能损害父权制、一夫一妻制、君主制和天主教派等传统制度的事物。
博纳尔德可被视为这一阶段保守反应中相对极端的代表,但他的作品却是了解这一派别之一般假设的有用入门。保守主义者厌恶启蒙运动中所谓“天真的”理性主义。他们不仅接受社会生活中各个层面的非理性,并且赋予它们积极的价值。因此,他们将传统、想象力、唯情论(emotionalism)以及宗教视作社会生活中有用且必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不喜欢剧变,而且试图保留现有的秩序,因此谴责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一类的社会发展,将其视作破坏性的力量。保守主义者倾向于强调社会秩序,它在后来成为几位社会学理论家著作的核心主题之一。
蔡特林(1996)罗列了他在保守主义回应思潮中看到的十大命题,这些命题为法国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强调个人,而保守主义之回应则将社会学的一大兴趣和重心导向社会和其他大规模现象。社会被视为是比简单的个体加总更为丰富的事物。它被看作一种独立的存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深刻的历史根源。
●社会是最重要的分析单元,比个人更加重要。正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方式造就了个人。
●个人甚至不被看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社会包括角色、位置、关系、结构和制度等组成部分。个人的作用最多就是填充这些社会内部的单元。
●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和彼此依赖的。事实上,它们的关联正是社会的重要基础。这种观点引出一种保守的政治倾向。也就是说,因为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干预其中一个部分就会导致其他部分乃至整个系统的破坏。这意味着要以极度谨慎的态度对待社会系统内部的变革。
●变化不仅被视为对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威胁,更被视为对社会中个体的威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旦制度遭到破坏,人们就有可能要承受痛苦,进而导致社会的失序。
●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社会各种大规模的构成对于社会和其中的个体都是有益的。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很少愿意去发掘既有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负面影响。
●家庭、邻里以及宗教和职业群体等小单元,也被认为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是必要的。它们提供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所需要的、亲密的及面对面的环境。
●人们倾向于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官僚化等现代社会变革具有破坏组织结构的作用。人们怀着焦虑和恐惧的心情来看待这些变革,强调要找出应对其破坏性作用的途径。
●尽管上述令人畏惧的变革中的大多数指向一个更加理性的社会,但保守主义的回应却指向对非理性因素(如仪式、庆典和崇拜)之重要性的强调。
●最后一点,保守主义者支持社会内部等级体系的存在。这一体系被认为对于社会如同地位与报酬的差异化系统一样重要。
从针对启蒙运动的保守主义回应思潮中总结出的这十大命题,应被视作社会学理论在法国的发展的直接思想来源。这些命题中的许多成分被融入了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当然某些启蒙思想(如经验主义)也产生了同样的影响(见注3)。
(注3: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启蒙运动和反启蒙运动之间的非连续性,但塞德曼指出,二者之间也存在连续性和关联性。第一,反启蒙运动继承了在启蒙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科学传统。第二,反启蒙运动继承了启蒙运动对集体主义(相对于个人)的强调,并且实现了对它的极大扩展。第三,二者都对现代世界的议题感兴趣,尤其是现代世界对个人的负面影响。)
【作者】
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1940― ),美国马里兰大学“杰出大学教授”“杰出学者型教师”“杰出教师奖”获得者;美国社会学会2000年度“教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英国牛津布鲁斯克大学名誉博士;
因《社会的麦当劳化》(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出版)等著作蜚声学术界,其著作还包括《运通美国:全球信用卡社会批判》《祛魅世界的入魅:消费工具的革命》《虚无的全球化》,以及《全球化:一个基础文本》;主编《社会理论百科全书》(两卷本)、《布莱克维尔社会学百科全书》(11卷本)、《威利-布莱克维尔全球化百科全书》(5卷本);美国《消费文化杂志》的创刊者和主编;以及编写《社会学理论》《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 根源》等理论著作。
【本书目录】
前 言9
第一部分?社会学理论导论? 1
第一章? 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概要:早期阶段? 3
第二章? 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概要:晚近岁月? 51
第二部分?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流派? 97
第三章? 结构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 99
第四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大流派? 139
第五章? 系统理论? 189
第六章? 符号互动论? 207
第七章? 常人方法学? 245
第八章? 交换、网络和理性选择理论? 271
第九章? 当代女性主义理论? 309
第三部分?社会学理论中新近的整合发展? 359
第十章? 微观―宏观和能动―结构整合? 361
第四部分?从现代迈向后现代及之后的社会理论? 407
第十一章? 有关现代性的当代理论? 409
第十二章? 全球化理论? 433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社会理论 457
第十四章? 当代理论的前沿发展 489
附 录? ?社会学的元理论化和分析社会学理论的元理论图式? 509
参考书目? 525
译后记? 617
《现代社会学理论》则是致力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上述以及更多的理论观点,以及那些衍生出这些观点的、更宏大的理论。
-经典名著-
本书是乔治・瑞泽尔社会学理论系列著作中的一种。作为美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分会主席,瑞泽尔的学术思想在社会学界具有广泛影响。本书在美国乃至全球被广泛使用,相比于一些罗列冗长注释和艰涩概念的学术著作,本书更能有效地引导初学者一窥社会学的全貌。
-编排合理-
本书采用一卷本形式,将社会学理论家及其著作置于历史、社会与政治背景中,以轻松的写作风格,使枯燥的理论有趣、清晰,易于理解。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性地介绍了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将其划分为以古典社会学为代表的早期阶段和以现代、当代社会学为代表的后期阶段;第二部分即“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流派”为本书主体,占据了全书大约二分之一的篇幅;在第三及第四部分,瑞泽尔侧重强调自后工业社会以来社会学界整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分歧的努力,对现代性思潮的批判以及对全球化现象的特殊关注。
-视野开阔-
本书主要关注社会学家的重要现代理论著作,同时也关注其他领域被认为对社会学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及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