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优惠

淘优惠

振兴银行房贷(车贷)客服电话号码大全已更新2023(综合动态)(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双十一活动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振兴银行官网客服电话,振兴银行最新状况怎么样,振兴银行贷款好过吗,振兴银行贷款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1):031-0351-9992 热线(2):031-0351-9992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真诚沟通,热情,耐心,敬业。解决客户问题。共和国今年已痛别44位两院院士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建材集团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材料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顾真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2日11时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公开资料显示,顾真安1936年11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工作,一直从事石英玻璃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是我国石英玻璃材料学科奠基人之一。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真安是中国石英玻璃及特种光导纤维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稀土元素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的光谱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首创了稀土掺杂石英玻璃理论体系,攻克了化学气相沉积、稀土掺杂和氢氧焰熔制-电熔成型两步法工艺技术,解决了高性能石英玻璃制备技术的多个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耐辐照石英玻璃、低膨胀石英玻璃和稀土石英光纤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

  上世纪九十年代,顾真安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发出滤紫外耐辐照石英玻璃,成功应用到神舟、北斗等国家重大工程;成功研制出低膨胀石英玻璃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我国激光器测量学发展。

  顾真安还成功攻克二步法拉管工艺,发明了掺铈石英玻璃,解决了我国激光测距仪关键材料自主可控;成功攻克高温快速沉积工艺,拉制了我国第一根十公里非通讯光纤;被国内外石英玻璃同仁誉为“石英玻璃系统性掺杂技术第一人”,为中国乃至世界石英玻璃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顾真安在内,共和国今年已痛别44位两院院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他们分别是:

  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王哲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6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东华大学教授周勤之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6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专家、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竞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7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发光学家徐叙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7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风景园林学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孟兆祯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8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学工程学家(医学电子学)、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9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变压器制造专家、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朱英浩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

  9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成形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9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采矿工程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钱鸣高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专家张佑启在香港逝世,享年88岁。

  9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顾健人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10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专家王琳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0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与药物化学专家陈冀胜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0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电专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彭一刚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思深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制造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1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唐有祺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采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12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黄克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通信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汤鸿霄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冶金专家张国成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专家顾真安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放弃北京学区房,一家三口到乡下造400㎡毛坯房住

我手握千万,却难买北京一套学区房,北京学区房1000多万,北京39平米2000万学区房,北京房子上学一户只能上一个孩子吗

老肖和于红是一对设计师夫妻, 是从小在城市核心长大的老北京。 2019年,因为女儿的教育问题, 他们放弃了许多人趋之若鹜的西城学籍, 搬离了学区房, 在京郊顺义的乡下安了家。

他们找到了一间有五十年历史的土坯房, 让它恢复到最初“毛坯”的样子。 又建起几间新房, 把庭院围在中间, 有了一个400平米可以自由活动的大空间。

老肖一家人在京郊顺义的村里安了家, 把庭院围在中间

搬来之后,正是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的三年, 他们一家安守在这个土坯房, 日常工作、生活都能满足, 感到意外地幸运。 尽管看似放弃了很多东西, 但他们仍然觉得非常值得。

撰文:周天澄

责编:陈子文

原生态的稷山营村

老肖和于红是在市中心长大的老北京。“小时候起床,都不用闹钟,听着天安门升旗的音乐声起床。”但他们默契地对乡野生活有更多向往,长大后开始搬家,从三环搬到四环再搬到六环,最后搬到顺义的稷山营村,一个进村还要经过庄稼和玉米地的村子。

2019年,女儿要上学了,学校选在顺义,老肖夫妇开始在周边寻找合适的居所。“一半是为了孩子念书,另一半,也是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田园梦想。”车子开到稷山营村,夫妻俩突然停下,决定就是这里。

结构原始的北方老房子,让老肖有种“心安之所”的感觉。经过时间冲刷的房顶,他们觉得很美

老房子尽量维持了最质朴的原貌

他们看中的房子是一间有五十多年房龄的老屋。在设计师老肖夫妇的眼里,这间传统的北方农民房有非常合理的结构:木框架,牢固的榫卯结构,双面斜坡顶,夏天隔热、冬天保温。“虽然只是一间农民房,但在结构上,和故宫的宫殿都是一样的,是传统工艺的智慧。”

可惜的是,城市化进程里,这样的老房子在村里都不多见,会造这种房子的师傅也基本都是七八十岁的年纪了。

老肖和太太毫不犹豫地签了租房合同。房租便宜,一年两万五,他们一口气签了十三年,正好是孩子上学的时间段。

剥除所有装修痕迹,露出原始的土坯墙

第一步是把房子在这五十年里的装修痕迹尽量去除。先后敲掉水泥墙、再剥除白灰墙,最后露出原本的土坯墙;外立面原先贴的红砖,也一点点剔除,恢复了最原始的“土坯”模样。

原本的老房子很小,面积不过50多平米,有很多隔断,老肖把这些隔断都拆除了,为了维持房间的稳定性,又更换了新的立柱,立柱也是专门从河南找来的老房的材料。

每个区域都能看到中心的院子

老肖在院落里又建起了几间屋子,正好把院子围在了中间。“兼顾了隐私性和生活空间的宽敞开阔。”

改造后的房子有400平米左右,差不多把原本的宅基地占满。新屋子“修旧如旧”,墙面、地面都尽量维持了和老屋子的统一风格。

用老肖的话说,现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具备一个功能。而每个方向都朝中心开了不同大小的窗,这样无论是待客、起居、喝茶、工作时,都能看到院子的景致。

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

院子里他种了不少龟背竹、富贵竹、玉簪等等绿植,还有一棵大的芭蕉和一盆荷花,都是老北京记忆里常见的植物美景。

进门是客厅+厨房+吧台的综合空间,面向东侧。平时有客人来都在这里接待。

冬天,他们植物搬到了室内的天井,看起来很疗愈

时值北京的冬天,天气寒冷,他把自己原本种在院落中的植物都挪到了这一块的天井位置,天光透进来照在植物上,在北方的冬天也让人感到疗愈。

原来的“老房子”,是老肖最喜欢的空间

北边是原本的老房子,隔断都拆掉后,老房子成了一间综合性的茶室,被老肖称为“屋子的灵魂”。平时他喜欢坐在这里喝茶、发呆,或是一家三口,静静地在这里待上一个下午。

茶室尽头,西侧是一家人的起居室。是整个屋子里最小的,老肖说在改造时就想好,希望起居室唯一的功能就是安静地休息,也因此给起居室做了隐蔽的房门,掩藏在这栋大房子深处。

在顺义,他终于有大块时间在工作室做陶。女儿喜欢动手,也会跟他一起

南边是老肖的工作室,他素来喜爱陶瓷,之前就在市区经营了一家陶器的茶器店。搬来之后,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他开始真正动手做陶。女儿喜欢动手,有时候也会在这个工作室跟爸爸一起捏泥巴。

女儿喜儿一开始对这个房子没什么好感,“她觉得就是破破的土房子”,但等到修好以后就迅速爱上了这里。“小孩子么,能跑着就绝不肯走路,这个空间够大,足够她跑来跑去了。”

老肖夫妇也觉得很欣慰,这正是他们搬来的一个初衷。

身为北京本地人,确实有一些在世俗标准里的先天优势。在城市里时,他们住的是西城区的学区房――“北京教育看西城”的西城区,在这个偌大的城市,以教育资源而闻名。但在女儿上学之前,老肖夫妇决定了:放弃西城区的学籍,搬去顺义上学。

他们说,女儿喜儿是一个特别爱笑的孩子

很多人觉得不解,于红说自己也曾犹豫过,但最后夫妻两人的共识是:他们不想“卷”。他们不希望孩子变成一个城市里的“乖孩子”,而是希望她能够在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变成一个“野孩子”。

喜儿似乎完全没有预期中的不适应。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城市的繁华便捷并没有什么难以割舍之处。在这里,她也可以交朋友、去同学家玩儿、和父母一起去爬山户外,她只觉得生活发生了一些令人开心的变化。

太太于红在料理植物

老肖和于红是初中同学,很小就开始一起画画。后来两个人都在清华美院读书,都学的设计方向,毕业后又在一起工作。朋友圈、审美、爱好,“早磨合得很透”,在人生大事的选择上,他们鲜少有分歧。

老肖童年时曾在姥姥家里住过一段时间,是在京郊通县。如今看起来离城区并不远,但是在那时候,城市去通县还要坐火车。老肖记忆里,那段时间也没什么功课的压力,每天就是和姥姥一起拾柴、放羊、烧火。虽然只是短暂的一两年,却让他对田园牧歌的生活有了长久的情怀。

再加上他们都是设计师,有一个大的能让自己自由改造、装修的空间,是一直以来的夙愿――这在城里束缚多,来了村里才能实现。

客厅有一个柜子专门用来陈列老肖收藏的高古陶器,有摆件、有雕塑,整个家里的藏品有上千件之多。而相比起束之高阁的展示,他也更喜欢自己的收藏能在生活里当日用品用起来。

作为花器的汉代印纹硬陶罐

比如他收藏了一些瓶瓶罐罐,有裂纹或缺损,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装上灯罩灯泡,就是一个别致的台灯。

元代磁州窑嘟噜瓶

他自己家里的台灯,就改造自一个元代的陶罐。很多朋友看了都喜欢,他又自己亲手复刻了一些仿古陶器,做成台灯分送给朋友。

茶室里的陶罐来自西汉,年份久远,色调古朴,老肖直接把它当成花器,随意地放在桌上。

汉代青铜博山炉

他常用汉代的青铜博山炉来燃香,点上沉香之后会发现古代器物的美妙之处,博山炉的盖子引得一缕香烟飘飘渺渺,老肖觉得是非常美的景致。

而室内的家具,很多都是中古家具,老肖坦言,选择这些造型古朴的家具,也是为了和他的“真爱”――陶瓷收藏气质相配。

非洲插板椅

比如客厅内一把非洲插板椅,造型极其简单,是朋友的乔迁礼物。看起来普通的凳子,在房中放下之后,就和整个房间的气氛呼应了起来。

他去年因为喜欢上了咖啡,自己在客厅的宽敞空间改造了一个吧台。一块收藏很久、不知用在何处的金丝楠木尺寸刚好合适,于是就直接摆上去,成了吧台的桌面。

老肖自己的陶器作品

做陶对老肖并不是普通爱好那么简单。念书时,他就想过报考陶瓷系,后来考虑到就业发展等等因素,没能如愿。之后兜兜转转,尝试过许多东西,搬到顺义后,少了很多杂事,多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终于回到了初心上。

老肖捏的女儿

现在这个家中用到的茶器、咖啡器等等,多出自老肖自己之手,且这些器物的制作呼应着节气的变化。春天喝绿茶,老肖就开始做茶器;夏天到了,他就开始学习研究咖啡器皿。不断调整新的工作目标,学到新的东西。

搬到顺义后,老肖察觉到的第一个变化是,多年的头疼和鼻炎的毛病都不治而愈了。或许是因为不再受城市喧嚣的干扰,他感觉自己整个人放松下来。

他们租下了一块菜地,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时令的蔬菜

村子是比较原生的村子,很少商业,没有饭店,也没有外卖。老肖和于红到了村子里以后,把手机上的外卖软件都卸载了。

但脱离了这些,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不适应。他们租下了一大块菜地,一年四季有时令的蔬菜。而且,也有时间做饭,比起以前总是在业务繁忙的间隙吃下的外卖,现在反而可以好好吃一顿饭。

除了喜欢的收藏,他们的物欲都不强。两人的衣服很少、于红也不爱化妆,城区的繁华商圈对他们来说并不必要。反而是到了村子里,可以关注到完全不一样的自然风景:

春天,屋檐底下总有麻雀做窝,有些还不会飞的小麻雀落在地上,老肖把它们救起来。每年春天,总得发生好几回;

夏天,则能听到城市里近乎绝迹、而在童年记忆里分外清晰的蛙鸣声。

工作时,也能看到窗外的风景

秋天,菜地丰收,他们带着女儿去采摘,女儿为这新奇的体验而兴奋不已;

冬天,他们会在院里生起篝火,一家人一起看露天电影。

于红说,这些对于外界变化的感知力好像已经消失了很久,但是在搬到村里后,重新灵敏了起来。

搬来的三年,正好是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的三年,住在城市中的人常常为扫码、核酸、进出各种场合所苦。他们一家人安守在这个土坯房,日常的工作、生活都已经被满足,反而不太受到影响。

顺义乡村,已经靠近了山,他们平时有空就会去行山

因为父母还在城市里,他们也需要定期回到城中看望。从顺义上高速到达繁华的望京,不过半小时路程――但之后就会麻烦一些,北京的车流总是堵塞,久居乡村,他们对这种拥堵会不太适应。

而每次从城市再回到乡村的家里,从国道开到村里的小路,车速从一百多码降低到三四十码,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变成树木,老肖都觉得,“城市里的喧嚣和浮躁,真的被一点点过滤掉了”。

他们也不会觉得孤独,事实上一周总有两三天的时间,他们会有城市里的朋友来访。这个居所人人喜欢,来的朋友也把这里当成一个疗愈的场所,喝茶聊天,看光线在不同的空间走上一圈,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

有些朋友感慨“等退休以后就也搬过来”,或是“等我小孩上了大学以后我也要过这样的生活”……

老肖和于红倒是觉得,“其实奋斗也好、实现阶段性的目标也好,与生活本身并不矛盾吧,我们也并不是赚到了非常非常多的钱,现在也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找设计师5秒帮你算出装修价格, 戳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