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京喜app最新消息 京喜官方直营是和京东自营一样吗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关心京东的同学都了解,为了应对来自拼多多的威胁,同时也是为了弥补自身在用户活跃、新用户数量等方面的短板,京东从2019年初以来,就一直将拓展下沉市场作为其核心战略之一。
今天给各位分享京东京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京东京喜、京东京喜App购物体验分析、京东京喜的东西为啥这么便宜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而下沉战略的重头戏就是“京喜”,不同于其他的创新项目,京喜不仅独立招商、独立运营,重新搭建了一套生态系统,而且接入了可以占京东三成流量的微信一级入口(“微信-发现-购物”入口),可以说京喜是被高层寄予了厚望。
那么,京喜如今表现如何呢?
从为数不多的官方新闻能窥见,京喜在2019年9月19日正式上线,并且在9月底正式接入了微信一级入口。从京东19年年终总结中可以看到,京喜在上线3个月后日均订单量达到了百万级别(当中自然是有双十一的加成),并且为整个京东零售贡献了4成新用户。考虑到京喜是一个喊着金钥匙出生的平台,个人认为这个成绩最多在70分左右,如果希望对拼多多形成威胁,应该还有很多路要走。
本文的写作初衷,是想从产品体验、产品营销玩法的角度对京喜平台进行分析,看一看这个新生平台是否有希望实现京东的第n个“二次创业”成功。在进行产品分析之前需要强调的是,电商平台的本质是搭建一个高效的“人-货-场”体系,其中为了服务好“人”,关键在于“货”,而电商app或其他渠道只是“场”的一部分。
决定电商平台销量的支撑位是一千万还是一百万的,是货的品类是否足够丰富、价格是否足够优惠等等,而电商app的产品体验对销量的影响只是基于支撑位的上下波动。所以,如果在对一个电商平台做分析的时候只关注其产品体验、营销玩法之类的,就是舍本逐末了。
[ps:“以货为核心”的论断更多是针对综合型电商平台,近些年也有一些新型的垂直电商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比如毒(最近更名为“得物”)就是一个以“场”为核心搭建的电商平台,首先构建了运动鞋鉴定的“场”,并以此带动了“货”的销售。]
回归主题,下面我就从产品体验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个人对京喜app的一点感受。本文默认读者已经有一定的拼团类平台的购物经验,不会对开团、参团之类的基础玩法进行评述,更多是向大家介绍一下京喜的重点内容和玩法。主要涉及的玩法类(返现体系、省钱卡、各种游戏)、栏目类(百亿补贴)、基础功能类的产品体验。
这是本人最想吐槽的玩法,所以要放到第一个讲。简单介绍京喜的返现模式,那就是在用户成团(成功拼团)之后,就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返现,但这个返现并不是直接获取,而需要通过n位好友助力的方式获得。当好友助力时,好友也可以获得0.3元钱的红包。获得的返现会作为一种资产存在于用户的账户中,可以提现也可以在支付时直接抵扣。可供参照的就是阿里系的“一淘”,同样是返现,一淘采用的就是更为简单直接的“购物即返”的模式,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能薅羊毛我作为用户还是很喜欢的。
通过社交裂变达到拉新的效果,同时获得的返现可以促进用户复购,初看上去好像这个模式挺有东西的,但实际体验下来着实一言难尽。
首先,返现是作为基础玩法存在的,所有的商品(目前在京喜平台还会展示京东的商品,可以直接购买,不需要拼团,这部分暂不讨论,后面提及的”商品”默认都是需要拼团的京喜商品)都可以返现。导致当你进入京喜首页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乱,数字密布、信息繁杂,对于喜欢简洁的朋友,在主观上会很排斥。
简单截了一些图,可以看见返现的标识无处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购物体验的复杂性,说句玩笑话,我感觉京喜的目标用户不是下沉市场用户,而是手上没钱还会算数的穷学生。如果说交易前的视觉复杂度、理解困难度只是小问题的话,真正让我不吐不快的,是交易后的每一笔订单给用户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损失感。
第一,用户对商品的心理价格=拼团价格-返现金额,而用户实际成交后的感知价格=拼团价格-(返现金额-未返现金额)。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前景理论”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的”,同时“当收益为正时,人们会表现为对损失的厌恶,且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那么在返现的场景中,用户判断得失的参考点就是“心理价格”,而“未返现金额”就是用户的损失,且这部分损失往往比用户获得的优惠更容易被关注到。
第二,随着商品价格的提升,可返现的额度也会增加,那么用户拉好友助力完成返现的难度也会增加。经过体验,一个9.9元的商品,可返现1.98元,而每一次好友助力只能帮我返现0.2-0.3元的样子,也就意味着我需要拉7-10个好友才能完成返现。如果一个100元+的商品,需要返现20元,就意味着需要拉近百个好友,除了互助薅羊毛群、恶意刷单,还有什么方式能拉满?这个时候,为了避免损失厌恶,我想用户的选择大概率是放弃购买,转投拼多多。这就导致了平台可能丢失了一部分的订单转化,同时客单价也会被拉低。
第三,随着用户交易次数的增加,返现助力的扩散难度也会增加(再好的朋友也经不住天天有人找你助力),用户下一次交易的下单意愿逐渐降低。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目前的返现玩法整体会增加用户的交易成本,且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边际效应会迅速下降甚至由正转负。
至于优化策略,我觉得就在平台的名字“京喜”里,需要想办法让失望变成惊喜,把损失变成额外收获,主要三个策略点。
- 其一,把所有的返现标识取消,只在用户成团之后,提示其可以进行返现,这时候用户返多少就是赚多少,损失感大大降低。
- 其二,从可以老虎机、微信红包中获取灵感,让用户可以获得的返现有更大地不确定性,设置一定几率开出大金额,增加其拉好友助力的动力。
- 其三,将消耗社交资源的助力行为变成促进社交互动的游戏行为,比如一起搭积木、一起跳一跳,每人一次的简单操作让游戏通关(完成返现)。
获得感+不确定+游戏化才叫“京喜”。
省钱卡主要的业务逻辑比较简单,先是吸引用户用比价低的成本进行开卡,然后发放多张可供全平台商品使用的优惠券,借助优惠券的折扣诱惑提高复购率、活跃度。
优惠券分为6档,5元*每月4张的无门槛券主要作用是吸引开卡,其他5种不同档位的优惠券用于提升不同价位商品的转化。而优惠券每个月分4期发放的策略,可 以增加用户的活跃度,培养用户经常打开app的习惯。
对比拼多多的省钱月卡很容易能发现,京喜的优惠券折扣力度低于拼多多,经费看起来不太够。不仅如此,京喜优惠券的最高档位只有59-5,而拼多多做到了90-9,说明京喜的客单价是比较低的(返现出来背锅)。
比较令我疑惑的是,拼多多省钱月卡、淘宝红包省钱卡的领取规则都是一天限领一张,而京喜的省钱卡可以一次领完当期全部的6张优惠券。虽说这样的用户体验更优,但与省钱卡用于提高用户活跃度的目标是相悖的,而且可能导致优惠券的抵用率降低,所以我盲猜,或许是系统能力暂时不能支持限领的功能吧。
在业务的完整度上,京喜省钱卡对比拼多多也有一定差距,在这边就不过多对比了,只分享其中一点。我们知道省钱卡产品的核心流程也是最高频的操作就是用户领券,京喜省钱卡的领券模块在页面的首屏。而拼多多的“每天领神券”却在第二屏,在首屏设置了用于推荐商品的“月卡专享价”模块,这样用户可能为了买商品a进来领券,却额外产生了对商品b的转化,从而进一步挖掘了省钱卡的流量价值。
在基础体验上,省钱卡也是槽点不少。比如奇怪的“jd用户”头像和名称(仅在app有这个问题,京喜小程序没有),比如“京喜平台全品类券”这种理解成本很高的名字(为什么要强调“京喜”?什么是“品类”?),比如“还剩3期”这种理解成本很高的描述(参考拼多多,设计成可视化的每周小tab不香吗?)。这里不多描述,我可以理解为是新产品快速迭代,难免牺牲一些用户体验,过几个月我们再来看吧。
或许因为拼多多是游戏公司出身,在这方面,京喜的游戏不论在视觉上还是玩法上,差距都很大,再次理解为毕竟是新产品,要求不能太高,所以我只分享几个槽点最多的地方。
在京喜上线的游戏有3个,这里就体验一下大多数用户最熟悉的农场类游戏。
不知道你们看到“再浇1549水滴”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想直接关掉了。先不说这句话有明显的语法错误(应该是“1549滴水”),光是这个大额数字就给人一种功成之日遥遥无期的感觉,谁会有兴趣玩下去呢?
果然,游戏防沉迷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劝退。
再来看看拼多多的多多果园。其实是一个游戏该有的基本操作,将一个大的种树过程拆成幼苗、树、开花等多个阶段,在前期可能只需要操作一两次就能升级,通过及时反馈和更密集的成就感来激励用户继续玩下去。同时,还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你成功案例、成功人数,让你对奖励有更具象的认知,增强你完成的动力。
在电商平台上线的小游戏,除了增加用户活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任务将用户引流至活动频道或其他业务模块,在这方面拼多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体验闭环,而京喜的引流方式就比较干燥,相信后续会有优化。
百亿补贴是拼多多用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ip,起到了引领行业的作用,京东、京喜以及聚划算都跟进上线了自己的百亿补贴频道。经过对比,也能看出京喜百亿补贴和拼多多百亿补贴在定位上的不同。
拼多多的基本盘在低线市场,通过百亿补贴是希望向上打开一、二市场,促进用户形成在拼多多放心购买品牌商品的习惯。而京喜作为拼多多的跟随者,现阶段的目标是努力下沉,从其选品可以看出,更多是选择低价、高频的商品,我认为提升平台订单量、扶持优质商家和打造爆品才是目前京喜百亿补贴的策略。
在产品层面就不多分析了,因为百亿补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预算,只要补贴到位,产品再难用都不要紧。
在基础功能的体验方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京喜虽然是独立于京东的平台,但还有许多包袱没有甩掉,导致京喜在基础体验上呈现一种“尚未完善却很臃肿”的奇怪体验。
比如在资产方面,在个人中心可以看到有优惠券、礼品卡、京豆、返现、红包等多个概念,对于新用户来说,都是认知成本。
另一个可以体现臃肿性的场景就是在进行支付结算的场景,京喜要进行结算需要下滑2屏左右才能看见支付按钮,相比之下,拼多多的结算可以说是异常清爽。
除去以上内容,笔者也对“工厂直供、直播、一元领礼盒、天天领钱”等产品模块进行了体验,整体来说没有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不多介绍了。
综合以上内容,笔者对于京喜平台在产品层面的表现,主观来看还是比较失望的,或许对于一个正式上线只有半年的产品来说,这样的评价略显苛刻,但如果想要挑战拼多多,我想京喜的产品团队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各个模块,尤其是“返现系统”这个我认为是负向收益的产品。
作为京东的老用户,我对于京喜还是有很高的期待的,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京喜的老用户。
为了更好地分析京喜,我还特地对拼多多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体验,说实话我是惊叹不已的,没想到拼多多在产品体验上可以做到如此易用、细致和创新,我会在后面进行一次系统地体验和研究,并尽快整理成文章分享给大家。
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希望听一听我对其他产品的分析可以在评论留言告诉我,感恩。
本文由@喜之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京东京喜、京东京喜App购物体验分析、京东京喜:京东京喜App购物体验分析的一些内容,综合以上内容,笔者对于京喜平台在产品层面的表现,主观来看还是比较失望的,或许对于一个正式上线只有半年的产品来说,这样的评价略显苛刻,但如果想要挑战拼多多,我想京喜的产品团队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各个模块,尤其是“返现系统”这个我认为是负向收益的产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谢谢大家啦。
京东和拼多多百亿补贴哪个好 京东百亿补贴对标拼多多
京东和拼多多百亿补贴哪个正品,京东和百亿补贴哪个好,在拼多多买东西百亿补贴的好还是旗舰店的好,pdd百亿补贴买电脑还是京东自营买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刘强东这句有关零售业务中价格要素的重要程度的描述,如今正反馈在京东即将上线的最新调整之中。
这一次,京东盯上了拼多多的“命门”――百亿补贴。不过,与此前的限时活动不同,此番京东有意将百亿补贴打造成为平台的常态化板块。
据一份内部PPT显示,京东的百亿补贴将经过规则&品池共建,系统沟通,上线竞价系统、测试QA,开启全方位提报、审核通过商品陆续上线等几个阶段,最终于3月3日正式拉开大幕。
事实上,自2019年6月拼多多率先推出百亿补贴活动以来,包括淘宝在内的不少电商平台都纷纷效仿这一促销模式。拼多多凭借百亿补贴,不仅俘获了不少直呼“真香”的消费者,还让拼多多的形象有所扭转。面对对手通过低价策略发起的挑战,京东显然不能坐以待毙。伴随着京东此次的正式入局,百亿补贴已成为三大主流电商平台的标配。
京东重新捡起低价旗帜的背后,是其月活、平台粘性等指标被淘宝、拼多多“吊打”的尴尬现状。此番重点发力百亿补贴的同时,京东近来已降低了对第三方卖家的入驻门槛,并放宽了商家对物流合作方的限制。
京东发力百亿补贴
据36kr报道,京东即将于3月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目前京东有关该项目的进展已进入商品池选定以及竞价系统上线前的最后冲刺阶段,这意味着京东再一次向百亿补贴的资深玩家拼多多发起挑战。
雷达财经了解到,此次即将于3月上线的补贴活动,并不是京东首次打出百亿补贴的旗号。不过,相比此前的几次“小打小闹”,京东此次推出的百亿补贴阵仗更大。
京东不仅会为百亿补贴提供App内的专属一级入口,还会将百亿补贴的规模从此前的阶段大促调整为常态化运营,涉及的商品种类也会覆盖至全品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3C等京东向来拿手的强势品类,且自营和POP商家(第三方卖家)都将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补贴狂欢中。
百亿补贴正如其字面意思一样,是平台通过百亿左右规模的资金对部分商品进行补贴,从而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达成交易。简单来说,百亿补贴追求的是用低价换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低价是百亿补贴的核心所在。
事实上,在图书市场和3C领域,京东此前曾靠着和当当网、国美、苏宁等传统电商大户的价格战获得市场上不小的关注。此后,凭借着3C品类商品的价格优势,以及完善的物流和售后等服务,京东逐渐在用户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但曾经深谙低价之道的京东,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就连刘强东都意识到京东已经让一部分消费者开始有了越来越贵的印象。去年11月20日京东内部组织的经营管理培训会上,身为京东一把手的刘强东便再一次将低价摆到公司会议的台面之上。
彼时,刘强东直言,京东应服务多层次的消费者,既要考虑有钱人,也要考虑普通人。刘强东甚至还言辞犀利地指出,“随着 3C 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
刘强东还在会上告诫各位高管,不能因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好了,就忽视了很多基层消费者的诉求,这部分消费人群在消费上仍追求产品的极致性价比。作为零售商,大家要做的不是代替用户去做判断产品好不好,而是千方百计地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去把价格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
因此京东此番再次高举百亿补贴的大旗,一定程度上便是刘强东重申“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京东唯一基础性武器”理念的强有力体现。
为了将低价策略落到实处,京东此番即将上线的百亿补贴活动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拍板敲定,且在预算层面不设上限。
而在价格的执行方面,有知情人士透露,京东此前曾将李佳琦、罗永浩直播间的价格作为对标的对象,以此向商家争取尽可能低的报价。
此外,京东此番再战百亿补贴,还将在后台设置全网比价系统,同时会安排采销实时进行跟价,一旦处于商品池商品的价格高于外网,便会实行“双倍赔付”措施。2月21日,京东商家中心发布了《京东开放平台“买贵双倍赔”服务规则》,该规则将于2月28日正式生效。该规则适用于在京东开放平台JD.COM入驻开店的第三方商家,不含京东小店。
百亿补贴或成各大电商平台标配
雷达财经梳理公开资料发现,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的诞生可以追溯至2019年的夏天。
彼时,拼多多率先成为百亿补贴促销活动的先行者。凭着对苹果、戴森、茅台等商品的大额补贴,拼多多大杀四方,因此拼多多也可以算得上是百亿补贴的元老级选手。据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百亿补贴入口的日活用户突破1亿,参与该计划的国内外品牌超2800家,补贴商品23000余款。
尽管现在提到百亿补贴,不少消费者会直接联想到拼多多,但拼多多其实并不是目前主流电商平台中唯一一家将百亿补贴常态化的玩家。作为电商平台吸引新客户的促销形式,越多越多的电商平台选手开始加入百亿补贴的阵营。
2019年的双十二前夕,淘宝旗下的聚划算宣布正式上线百亿补贴活动,包括iPhone、戴森吹风机、任天堂游戏机等在内的诸多热销产品成为了首批上架聚划算百亿补贴货架的商品。彼时,聚划算方面还透露,百亿补贴并不是双十二推出的限时活动,后续百亿补贴会成为常态化的活动。
然而,拼多多无疑是目前百亿补贴这场战役中的最大赢家。数据显示,2019年618期间,拼多多的实物订单量超过11亿笔,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0%。但达成这样的成绩,拼多多“破费”不少。财报显示,2019年拼多多的营销费用接近272亿元,但同年拼多多的总营收为301亿元。
尽管拼多多狂砸百亿补贴的背后耗资巨大,但因此带来的正向的流量效益却十分可观。用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话说,拼多多百亿补贴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购买频次和客单价都有提升。在黄峥看来,这些拿到补贴的用户,最终是会回到拼多多的。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和拼多多的平台活跃买家数分别达5.52亿、4.185亿,两者之间的差距为1.355亿;而于年中推出百亿补贴的2019年,拼多多平台的年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足足增加了1.667亿,而拼多多与阿里6.54亿年度活跃买家数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至0.688亿。
与此同时,对于拼多多而言,百亿补贴更重要的意义则是让拼多多实现了舆论场上的口碑“翻身”。拼多多真金白银的补贴,尤其是对iPhone等热门商品的补贴,让不少消费者对其产品正伪、质量没有保证的固有偏见开始改观。
原本购买3C商品首选京东平台的消费者,开始将拼多多作为其购买渠道的备选之一,甚至不少消费者将拼多多的价格作为参照的底价标准,并大呼“真香”。正是在这不经意的转变下,拼多多平台的口碑不断得到提升,并在淘宝、京东攻占下沉市场的同时,一步步实现了自己“进城”的目标。
雷达财经注意到,目前拼多多、淘宝给予百亿补贴活动的入口不尽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家对于百亿补贴活动扶持力度的差异。在最新版本的App中,拼多多可以直接在首页的醒目位置看到百亿补贴的入口,且用户也可以通过在搜索栏搜索“百亿补贴”获取到相关的入口。
淘宝百亿补贴设置的入口则相对隐蔽,其首页并未设有可以快速跳转至百亿补贴页面的入口,用户需在搜索栏搜索“百亿补贴”,或在首页点击聚划算之后才可以获取到百亿补贴的入口。对于用户而言,操作步骤相对繁琐。
而目前在京东App首页搜索“百亿补贴”,还暂未出现正式的活动入口。
种种迹象表明,相较淘宝、拼多多而言,京东百亿补贴常态化的步伐稍稍落后。因此此番京东打算给予百亿补贴寸土寸金的一级入口的做法,也可以看出京东想要重拾自己在价格方面优势的决心。
有分析人士指出,百亿补贴的本质就是打价格战,因此平台在此过程中势必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平台的运营成本。而靠价格吸引来的用户,其对于平台的用户忠诚度并不见得很高。因此在拼多多、淘宝已进行百亿补贴常态化布局的背景之下,京东下的这步棋更多是在于防守,防止平台的用户大量流失到竞争对手的领地中去。
对于京东此次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的举动,花旗集团认为,媒体报道及投资者可能对上述消息反应过度,其所付补贴当中大部分会是与品牌、供应商及商家共同承担,因此未必会完全反映于京东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补贴在进入第5个年头之际,让不少消费者捡到便宜的同时,也积攒了不少的负面声音。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百亿补贴”可以获取到超过2.3万的结果。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投诉中,不乏降价不退差价、产品质量或真伪未得到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月活被拉开差距,京东背水一战
事实上,上线百亿补贴频道及去年刘强东强势回归的背后,是京东当前正面临的严峻形势。若仅从月活的角度来看,作为国内老牌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目前已被同行的淘宝、拼多多拉开不小的差距。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去年3月至今年1月期间,淘宝的月活均在7.8亿以上,牢牢占据着月活冠军的位置;紧随淘宝之后的,则是月活大致维持在7.2亿至7.8亿区间的拼多多;与之对应的是,京东的月活基本均在3亿至4亿的区间内徘徊,在此期间京东只有去年11月的月活短暂地超过4亿。
而在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方面,京东也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无论是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还是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又或是人均月度使用天数,京东的前述指标均落后于淘宝、拼多多。
有行业人士认为,原本在3C品类拥有强势地位的京东,在遭到拼多多、淘宝等玩家强势挑战的情况之下,优势已不再明显。 而据天眼查,京东于2004年正式涉足电商领域,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在手握大笔现金的情况下,面临种种危机,重新靠低价挽回消费者的心对于京东而言,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有分析人士指出,京东商品价格走高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京东对于商家的佣金抽成比例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京东对于商家需要采用京东物流服务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商家的物流成本压力;此外,京东对于商家口碑的看重,也让商家需要投入更多的服务成本。前述种种因素综合起来,便会进一步反馈在商品的最终报价之上。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京东逐渐放开对个人商家的入驻限制。由于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第三方卖家的大批入驻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京东在自营商家的价格基础上进一步下探。与此同时,京东对于商家选择物流合作方的放宽,也会缓解商家的成本压力。
不过,在迎来更多卖家的同时,京东还需权衡好自营商家与POP商家之间的关系,否则便有可能引起品牌方的不满。去年双十一期间,京东零售对于部分白酒商品的促销价格调整就一度跌破进货价,从而引发品牌的抗议,如泸州老窖提出暂停和京东合作,另一个白酒品牌方五粮液则要求扣除京东365万元的市场支持费用。
重新将价格作为公司接下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后,京东能否重回昔日高增长的态势?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原文标题:京东加入百亿补贴阵营,刘强东瞄准拼多多“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