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chatgpt是正宗的 用chatgpt写论文会被查重吗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随着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产品。
国内这些产品是真的吗?与国外的ChatGPT有什么联系?
用ChatGPT官方图标当头像
免费试用几次后开始收费
据澎湃科技报道,随手点开微信搜索框,就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并以ChatGPT的官方图标为头像。这些账号中,有不少注册时间都是在ChatGPT“出圈”的今年。
在微信上搜索,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服务方式大多是先免费试用,一旦免费次数用尽就开始收取费用。
以“ChatGPT在线”为例,它为用户提供4次免费对话额度,之后继续使用需充值,充值额度分别为9.99元/20次(三个月有效)、99.99元/1300次(半年有效)、199.99元/3000次(一年有效)、999.99元/无限次(一年内有效)。
而另一款类似的服务“GPT深蓝”也显示有199元月度会员、399元季度会员、999元年度会员的ChatVIP充值机制,页面甚至还有“加入代理赚钱”的选项。
“ChatGPT在线”给出的付费选择。
不过,据澎湃科技报道,在发稿前,记者再次在微信中搜索,名字里带有“ChatGPT”的公众号已几乎没有,一些公众号已改名。
最新搜索显示,名字里出现ChatGPT的公众号已几乎没有。
一个公众号这两天频频改名。
并未在中国大陆提供有关服务
“山寨版”涉嫌商标、名称侵权
目前,ChatGPT的开发者、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提供有关ChatGPT的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公司运营。
在微信上,“ChatGPT在线”的自我介绍是“ChatGPT中文版,高级智能AI聊天、AI写作工具”。运营商为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网络文化经营等,由朱申申、尹鹏分别持股85%、15%。
最新信息显示,“ChatGPT在线”已经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但依旧可以看到在公众号提供相关服务,公众号的头像也删除了ChatGPT的官方图标。
“ChatGPT在线”已经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
另一个名为“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的公众号显示,其所属公司为贵州星力量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等。
“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目前也已经改名,经查询为“未命名公众号”。
对于使用OpenAI、ChatGPT的名称、商标等行为,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储江表示,此类产品在网络上的活动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存在违反《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甚至《刑法》相关规定的可能。
储江称,ChatGPT是由OpenAI推出的产品,由OpenAI享有其一切的财产性权益,这其中就包括作为产品/服务来源标识的“ChatGPT”名称。
但储江介绍,我国《商标法》主要保护的是注册商标权。“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第四条第一款)。因此,OpenAI想要维权也有一定难度。根据中国商标网的检索结果,目前并未看到OpenAI或其关联主体向中国国家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反而是不少仿冒或冒用其名义的主体在进行商标抢注。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目前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仿冒或冒用ChatGPT、OpenAI名义进行宣传的情况,但在获得核准注册之前,OpenAI很难获得全面的商标法保护。
是否虚假服务?如何辨别?
除了使用ChatGPT的名称、商标外。一些公众号、小程序还会声称自己将ChatGPT的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转接”至国内,以方便用户使用并收取费用。那么,它们是否真的是“转接”而来的ChatGPT服务呢?
据北京日报报道,此前,记者致电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后,对方称,通过其平台发出的所有对话回复都是通过直连OpenAI公司接口所获得的。“我们每次问答也是需要给OpenAI付费的,也得交不少钱,具体成本由对话的字符长短等来决定。如果您自己有技术能力,也可以自己开发。”这位工作人员说。
如何辨别“李鬼”ChatGPT?
记者向多个国内ChatGPT服务提供者直接提问问题并与官方ChatGPT对比后发现,从回复质量上看,一些国内服务提供者确实大概率提供了面向ChatGPT的接口, 而另一些服务提供者或许并未链接到ChatGPT服务,而是使用了其他AI对话模型。
如当记者向某个国内“ChatGPT服务提供方”咨询自我介绍信息时,其并未回答自己是ChatGPT,对“编写爬虫程序”的要求也没有真正写出程序,而官方的ChatGPT不仅直接回答除了自己的身份,还写出了真实的爬虫程序。
国内“ChatGPT服务方”回答的问题,每回答一个问题就需要看一则广告。
据贝壳财经报道,对此,有网络安全从业者对记者表示,国内目前的“ChatGPT服务提供方”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取得ChatGPT官方接口,再提供给国内用户的“二倒手”,另一种则是完全的“山寨”,使用的AI对话模型质量不及ChatGPT,自然无法给出高质量的回答。
对于此类山寨行为,律师储江总结到,这种商业模式法律问题重重:仿冒或冒用ChatGPT、OpenAI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可能构成《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下的一系列侵权行为;以之牟利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可能产生《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民事或行政责任,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提供这种跨境经营服务存在私自搭建国际信道的情形,还有可能违反《网络安全法》《刑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行政责任或构成刑事犯罪。
来源:中国新闻社、澎湃科技、新京报贝壳财经、北京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叶璐
一审:郑媛;二审:章琦;三审:熊丽
终审:金波
大家都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紧急提醒这些场所必须戴口罩 广州疾控紧急提醒这些人请报备
紧急提醒这些场所必须戴口罩吗,什么场所戴什么口罩,疫情防控期间哪些场所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什么场所需要佩戴安全帽2022年11月,OpenAI推出人工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关注。两个多月后,ChatGPT热度不减。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产品。
国内这些产品是真的吗?与国外的ChatGPT有什么联系?
此前报道:一夜暴涨5450亿!全网刷屏却遭封杀,网友惊了:用到怕了...
用ChatGPT官方图标当头像
免费试用几次后开始收费
目前,ChatGPT提供面向公众的免费服务,但OpenAI计划未来通过该服务获利。
2月2日,OpenAI官方账号宣布其会员服务(ChatGPT Plus)即将到来,每月付费20美元(约合人民币134元)。目前,已公布的ChatGPT Plus服务特权包括“高峰时期正常访问”“更快的响应速度”“优先获取新功能”。
在OpenAI开启付费运营之前,国内已有不少服务依托平台开始收费。
在微信平台,随手点开微信搜索框搜索“ChatGPT”“AI”等关键词,就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并以ChatGPT的官方图标为头像。这些账号中,有不少注册时间都是在ChatGPT“出圈”的今年。
这些产品的服务方式大多是先免费试用,一旦免费次数用尽就开始收取费用。
以“ChatGPT在线”为例, 它为用户提供4次免费对话额度,之后继续使用需充值,充值额度分别为9.99元/20次(三个月有效)、99.99元/1300次(半年有效)、199.99元/3000次(一年有效)、999.99元/无限次(一年内有效)。
“ChatGPT在线”给出的付费选择
而另一款 类似的服务“GPT深蓝”也显示有199元月度会员、399元季度会员、999元年度会员的ChatVIP充值机制,页面甚至还有“加入代理赚钱”的选项。
微信公众号“GPT答答”简介显示:“后端接入ChatGPT开放窗口,仅限尝鲜(每天5次体验)”。这一公众号的技术接口功能由武汉夜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于2022年12月10号改名为“Chat答答”,后又更名为“GPT答答”。记者点进聊天窗口后根据提示发送“GPT”,公众号自动回复“恭喜获得5次体验次数……每天体验次数有限!”
微信公众号“华辰pro”的认证主体为滁州华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点进公众号提供的功能“ChatGPT”后,其提供了健康助手、翻译助手以及面试官等类型机器人选项,聊天框中的头像则使用了ChatGPT的图标,只是颜色有所变化。在个人主页,可以选择“开通会员畅享无无限对话”,包括月度会员、季度会员和年度会员三种类型,对应的价格分别为199元、399元、9999元。
“华辰pro”服务提供的ChatGPT聊天窗口
不过,在发稿前,记者再次在微信中搜索,名字里带有“ChatGPT”的公众号已几乎没有,一些公众号已改名。
“山寨版”ChatGPT
涉嫌商标、名称侵权
目前, ChatGPT的开发者、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提供有关ChatGPT的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公司运营。
在微信上,“ChatGPT在线”的自我介绍是“ChatGPT中文版,高级智能AI聊天、AI写作工具”。运营商为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网络文化经营等,由朱申申、尹鹏分别持股85%、15%。
最新信息显示,“ChatGPT在线”已经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但依旧可以看到在公众号提供相关服务,公众号的头像也删除了ChatGPT的官方图标。
“ChatGPT在线”已经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
不过,从该公众号上添加的客服名称依旧是“ChatGPT在线客服”。该客服称,因为竞争被恶意投诉,公众号被迫改名。
另一个名为“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的公众号显示,其所属公司为贵州星力量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等。 “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目前也已经改名,经查询为“未命名公众号”。
对于使用OpenAI、ChatGPT的名称、商标等行为,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储江表示,此类产品在网络上的活动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存在违反《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甚至《刑法》相关规定的可能。
储江称,ChatGPT是由OpenAI推出的产品,由OpenAI享有其一切的财产性权益,这其中就包括作为产品/服务来源标识的“ChatGPT”名称。
除了使用ChatGPT的名称、商标外。一些公众号、小程序还会声称自己将ChatGPT的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转接”至国内,以方便用户使用并收取费用。那么,它们是否真的是“转接”而来的ChatGPT服务呢?
此前,记者致电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后, 对方称,通过其平台发出的所有对话回复都是通过直连OpenAI公司接口所获得的。“我们每次问答也是需要给OpenAI付费的,也得交不少钱,具体成本由对话的字符长短等来决定。如果您自己有技术能力,也可以自己开发。”这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向多个国内ChatGPT服务提供者直接提问问题并与官方ChatGPT对比后发现, 从回复质量上看,一些国内服务提供者确实大概率提供了面向ChatGPT的接口,而另一些服务提供者或许并未链接到ChatGPT服务,而是使用了其他AI对话模型。
如当记者向某个国内“ChatGPT服务提供方”咨询自我介绍信息时,其并未回答自己是ChatGPT,对“编写爬虫程序”的要求也没有真正写出程序,而官方的ChatGPT不仅直接回答出了自己的身份,还写出了真实的程序。
国内“ChatGPT服务方”回答的问题,每回答一个问题就需要看一则广告。
对此,有网络安全从业者表示,国内目前的“ChatGPT服务提供方”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取得ChatGPT官方接口,再提供给国内用户的“二倒手”,另一种则是完全的“山寨”,使用的AI对话模型质量不及ChatGPT,自然无法给出高质量的回答。
来源:央广网、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成都商报
编辑:葛珍珍
一审: 董秀
二审:朱丽瑜
三审:刘峻峰
出品:淄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小心被骗!
点 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用chatgpt写论文会被查重吗 国内有类似chatgpt的软件吗
写论文时数据可以用别人发表过的吗,论文可以用etc吗,论文可以用paper吗,写论文可以用别人的数据和结果吗随着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产品。
国内这些产品是真的吗?与国外的ChatGPT有什么联系?
用ChatGPT官方图标当头像
免费试用几次后开始收费
据澎湃科技报道,随手点开微信搜索框,就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并以ChatGPT的官方图标为头像。这些账号中,有不少注册时间都是在ChatGPT“出圈”的今年。
在微信上搜索,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服务方式大多是先免费试用,一旦免费次数用尽就开始收取费用。
以“ChatGPT在线”为例,它为用户提供4次免费对话额度,之后继续使用需充值,充值额度分别为9.99元/20次(三个月有效)、99.99元/1300次(半年有效)、199.99元/3000次(一年有效)、999.99元/无限次(一年内有效)。
而另一款类似的服务“GPT深蓝”也显示有199元月度会员、399元季度会员、999元年度会员的ChatVIP充值机制,页面甚至还有“加入代理赚钱”的选项。
“ChatGPT在线”给出的付费选择。
不过,据澎湃科技报道,在发稿前,记者再次在微信中搜索,名字里带有“ChatGPT”的公众号已几乎没有,一些公众号已改名。
最新搜索显示,名字里出现ChatGPT的公众号已几乎没有。
一个公众号这两天频频改名。
并未在中国大陆提供有关服务
“山寨版”涉嫌商标、名称侵权
目前, ChatGPT的开发者、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提供有关ChatGPT的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公司运营。
在微信上,“ChatGPT在线”的自我介绍是“ChatGPT中文版,高级智能AI聊天、AI写作工具”。运营商为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网络文化经营等,由朱申申、尹鹏分别持股85%、15%。
最新信息显示,“ChatGPT在线”已经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但依旧可以看到在公众号提供相关服务,公众号的头像也删除了ChatGPT的官方图标。
“ChatGPT在线”已经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
另一个名为“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的公众号显示,其所属公司为贵州星力量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等。
“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目前也已经改名,经查询为“未命名公众号”。
对于使用OpenAI、ChatGPT的名称、商标等行为,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储江表示, 此类产品在网络上的活动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存在违反《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甚至《刑法》相关规定的可能。
储江称,ChatGPT是由OpenAI推出的产品,由OpenAI享有其一切的财产性权益,这其中就包括作为产品/服务来源标识的“ChatGPT”名称。
但储江介绍,我国《商标法》主要保护的是注册商标权。“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第四条第一款)。因此,OpenAI想要维权也有一定难度。根据中国商标网的检索结果, 目前并未看到OpenAI或其关联主体向中国国家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反而是不少仿冒或冒用其名义的主体在进行商标抢注。这也就意味着,虽然目前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仿冒或冒用ChatGPT、OpenAI名义进行宣传的情况,但在获得核准注册之前,OpenAI很难获得全面的商标法保护。
是否虚假服务?如何辨别?
除了使用ChatGPT的名称、商标外。一些公众号、小程序还会声称自己将ChatGPT的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转接”至国内,以方便用户使用并收取费用。那么,它们是否真的是“转接”而来的ChatGPT服务呢?
据北京日报报道,此前,记者致电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后,对方称,通过其平台发出的所有对话回复都是通过直连OpenAI公司接口所获得的。“我们每次问答也是需要给OpenAI付费的,也得交不少钱,具体成本由对话的字符长短等来决定。如果您自己有技术能力,也可以自己开发。”这位工作人员说。
如何辨别“李鬼”ChatGPT?
记者向多个国内ChatGPT服务提供者直接提问问题并与官方ChatGPT对比后发现, 从回复质量上看,一些国内服务提供者确实大概率提供了面向ChatGPT的接口,而另一些服务提供者或许并未链接到ChatGPT服务,而是使用了其他AI对话模型。
如当记者向某个国内“ChatGPT服务提供方”咨询自我介绍信息时,其并未回答自己是ChatGPT,对“编写爬虫程序”的要求也没有真正写出程序, 而官方的ChatGPT不仅直接回答除了自己的身份,还写出了真实的爬虫程序。
国内“ChatGPT服务方”回答的问题,每回答一个问题就需要看一则广告。
据贝壳财经报道,对此,有网络安全从业者对记者表示,国内目前的“ChatGPT服务提供方”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取得ChatGPT官方接口,再提供给国内用户的“二倒手”, 另一种则是完全的“山寨”,使用的AI对话模型质量不及ChatGPT,自然无法给出高质量的回答。
对于此类山寨行为,律师储江总结到,这种商业模式法律问题重重:仿冒或冒用ChatGPT、OpenAI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可能构成《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下的一系列侵权行为;以之牟利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可能产生《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民事或行政责任,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提供这种跨境经营服务存在私自搭建国际信道的情形,还有可能违反《网络安全法》、《刑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行政责任或构成刑事犯罪。
来源:中国新闻社、澎湃科技、新京报贝壳财经、北京日报等综合整理
编辑:徐亦丹
?将我设为“星标”,获取第一手江苏资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