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真正的“尖子”?我是一名理科生,成绩还不错,也能算班里的
经典问答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问题详细: 我是一名理科生, 成绩还不错,也能算班里的“好学生”。但自从上了高中后,我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尽管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努力,也自觉主动的做课外题,但很多次考试都不理想。特别是,我一直在和数学作斗争,很想把数学分提上130,但成绩很不稳定,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的。
有时我看到不如我努力的同学都可以看起来轻轻松松的考高分,心里很不平衡;班上一些其他成绩好的同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很快,做起题来也得心应手。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而我却不能?
我以前从来没怀疑过自己,但最近越来越憋闷,灰心;我觉得自己不比他们智商低,但却找不到 我是一名理科生, 成绩还不错,也能算班里的“好学生”。但自从上了高中后,我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尽管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努力,也自觉主动的做课外题,但很多次考试都不理想。特别是,我一直在和数学作斗争,很想把数学分提上130,但成绩很不稳定,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的。
有时我看到不如我努力的同学都可以看起来轻轻松松的考高分,心里很不平衡;班上一些其他成绩好的同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很快,做起题来也得心应手。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而我却不能?
我以前从来没怀疑过自己,但最近越来越憋闷,灰心;我觉得自己不比他们智商低,但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不知怎样做才能快一点成为班里真正的“尖子”。为什么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呢?我很希望大家能帮帮我,让我能在2年后从容自信的面对高考。
P.S. 我语文英语很好,物理还过得去,化学和数学有些让我伤脑筋。拿到题没什么思路。做数学时想得不周全,易粗心。
大家好,下面就由醉花荫下来为大家解答这个的问题。怎样成为真正的“尖子”?我是一名理科生,成绩还不错,也能算班里的 的问题也不是很复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越是一门心思想当尖子,就越当不了。
你应该把心思都放在研究本身,而不是功名利禄。高中数学并不容易,不要把高中当作初中,在高中想获得很高成就比初中困难n倍,就像在大学想考高分比高中困难很多一样。
我知道你的初中很优秀、很辉煌,但是这在高中没有意义。初中学习的东西和高中相比只能算小儿科,就像高中学习的东西在大学看来还没入门一样。
初中就是Windows 2000,高中好比XP,而大学就像Vista,对系统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同配置的机器越来越难流畅运行。
我的例子:我的高中是全省最好的高中,我在初中时曾是年级第一。可是来到高中,才发现我在那里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大家都是初中的年级第一,我没有优越感,初中持续两年的优越感瞬间化为灰烬。而且高中知识比初中难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在高二时我甚至持续一个月听不懂化学课,三个月听不懂物理课。当时我以为我完了,彻底完了。
可是最终结果却是:高考我还是考上了一本211重点大学。而且高考时各科分数都比平时模拟考高很多。数学121(高三模拟最高只考了110);英语128(整个高中三年我只考过一次120,其他都是110左右);语文117(之前从没上过110,都是100左右)……
有几个初中同学,高中时成绩一直比我好,最后模拟考时也比我成绩好,可是高考不如我。所以,除了高考,其他所有考试的分数都不重要。有个同学高一时排在年级100名内,而我一直到高考都只是年级250~300名,但是高考我比她高13分。
你能体会到我的意思,只要高中三年你都在努力,不管平时成绩再怎么差,高考都会给你公正裁决的。
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和初中不同,初中是方程思想,考虑问题是静止的、简单的;高中是函数和分析思想,考虑问题是变化的、复杂的;大学的微积分则是高级分析,要求更高。
从初中的静态思维升级到高中的动态思维,有难度,需要时间适应,有磨合期,不能心急,出现困难完全相当正常。我一直到高一下学期期末才逐渐找到高中数学的感觉。我相信你比我聪明。你现在处于转型期(初中转高中),性能肯定不稳定,因为你的大脑正在升级(重新配置系统),虽然你感觉不到,但是你真的正在进入高中的模式,别急,等升级完成一切就KO了。我是高考前几天才完成升级的,你应该比我快。只要在高考前升级完,你就不会输。
我的环保倡议:把家里的白炽灯泡换成节能灯,虽然一时贵点,但可以节省不少电费;在不喝热水时关闭饮水机电源,省了不该交的电费;塑料袋以后要收费,购物时带个包,不仅省了买塑料袋的钱,还能减少白色污染;用充电电池代替一次性电池,不仅能减少污染,还可以为日后省下大笔买电池的钱;现在油价这么高,出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是真正的实惠。只要我们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就能为减缓全球变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还能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所有帮助。!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原创,其它均来自互联网,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